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璋 樊星)11月25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合陽縣專場發布,合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改介紹了合陽縣的相關情況。

王改表示,“十四五”時期,合陽縣因地制宜,奮勇前進,錨定“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黃河流域基層改革試驗地、黃河流域社會治理樣板縣”建設目標,以“三個突破年”活動為抓手,深耕產業創新、強化項目驅動、深化城鄉融合、厚植綠色底色、激發改革活力,交出了一份“經濟提質、民生提標、生態提效、治理提能”的美好答卷。預計2025年末,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0億元,年均增長6.2%,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8億元,是2020年的1.4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6326元和19698元,較2020年增長30%和40%。合陽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全方位協同,以項目之“進”、促發展之“穩”。五年來,累計實施重大項目300個,總投資852.02億元,完成投資616.31億元。澄合西卓煤礦、歷史文化博物館、渭北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等268個項目建成運營;精準招商引資,強化項目儲備,累計簽約項目127個,實際到位資金445.36億元,經濟發展后勁明顯增強;經開區建成標準化廠房2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23戶,承載能力提升40%,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專班”工作機制,創新“容缺受理+承諾制”“標準地+承諾制”供地模式,項目審批時限壓縮60%。建立“問題直通車”平臺,累計解決用地、融資、用工等堵點問題320個,項目落地持續彰顯“合陽速度”。
堅持“傳統產業不丟、新興產業快育”,積極推進“雙千一百”戰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工業經濟呈現出量質齊升、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從37.43億元增至41.68億元,年均增速15.27%;經開區入圍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培育風動工具、西安重裝等企業,形成“煤機配件—整機制造—運維服務”全鏈條。全縣工業企業達到152戶,規上工業企業39戶(傾力打造“伊尹故里·詩經合陽”品牌,洽川景區、福山景區獲評“陜西黃河100景”。“十四五”累計接待游客147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5.82億元,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獲評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縣。
聚焦生態亮底色,合陽人居環境更美、品質更優。深學細悟“兩山”理論,推動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互促共進,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全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優良天數連年排名全市前列,率先在全市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獲評全省“雙碳”試點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速形成。
聚焦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用改革破題、以創新開路,探索出可復制的治理經驗。在全市率先構建縣鎮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政務服務事項達到1572項,12345便民服務熱線、集成管理網格化辦結率達97.44%。推行“一業一證”“證照分離”改革,經營主體總量突破2.3萬戶,年均增長14%;大力推廣“一核五會六個一”鄉村治理模式,健全“一張網格、一塊陣地、一份清單、一套機制、一個系統、一個說事日”體系,實現矛盾化解率91.8%、群眾滿意度98%;五年來,民生支出占比持續超過80%,累計投入163億元實施44項民生實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