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何娟 侯苗 記者 唐冰)在平利縣,有一位深耕口腔醫療二十余年的政協委員。他既是守護群眾齒間健康的“匠心醫者”,又是奔走在公益一線的“溫情使者”,也是公益路上的“帶頭人”,他就是平利縣醫藥界政協委員、平利微笑口腔創始人蔚世富,他用多年來無數次的義診傳遞著人間大愛。

人才“傳幫帶”就業添暖意
“大學一畢業就能在家門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我感覺很幸運!自從來到了平利微笑口腔,蔚醫生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還經常組織我們學習,我個人的綜合素養得到了很快、很大的提升,我很感謝他!”這是平利微笑口腔年輕醫生陳奇的心聲,也是蔚世富和他的口腔診所“就業幫扶+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縮影。
自2003年創辦平利微笑口腔診所以來,蔚世富便將“育人”作為核心戰略,打造“招聘-培養-留用”閉環體系。他每年都會面向社會和院校招聘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優先選聘家境貧困的大學生,親自“一對一”帶教實習生,從根管治療細節到患者溝通技巧傾囊相授。如今,微笑口腔診所10余人的專業團隊涵蓋了多名副主任醫師、執業醫師、助理醫師。多年來,蔚世富和他的口腔診所為行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口腔醫學人才,累計幫助10余名貧困大學生實現了就業,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委員助就業”的民生擔當。

公益“不停步”溫情暖民心
“姨啊,您這牙周炎我們可以免費給你醫治,以后您一定要記得每天好好刷牙漱口,不然吃飯、睡覺都會受到影響……”在東關社區的愛心義診活動現場,蔚世富正在耐心細致地為62歲的郭阿姨檢查著牙齒。這樣的公益義診場景,在他的履職生涯中屢見不鮮。義診活動結束后,東關社區書記李宗平說道:“蔚委員他們團隊到我們東關社區來開展愛牙護牙活動,很受群眾歡迎。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平時愛牙護牙的意識比較缺乏,出行也不方便,現在他們把看牙治牙服務送到了家門口,確實很貼心。希望我們的政協委員多到我們社區來開展活動!”
在城關鎮馬嘴村,蔚世富帶領著他的義診團隊,頂著炎炎烈日,免費為村民們補牙治牙、講解口腔衛生知識,汗水浸透了他們的白大褂,也換來了村民們的交口稱贊。在正陽鎮讓河村,他免費為留守兒童小瑤做了窩溝封閉,孩子咧嘴一笑露出整齊的牙齒,這也成為他公益相冊里最動人的畫面。在社區活動中心,他用卡通牙齒模型教孩子們“巴氏刷牙法”,用沖牙器演示使用方法,生動有趣地講解,把現場的老人和孩子們逗得笑聲不斷。在疫情最吃緊時,他多方籌措,將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免費送到鄉鎮衛生院。每年的高溫酷暑時節,他都會為環衛工人送去清涼。他還連續多年贊助組織“微笑口腔杯”五人制足球賽事……這些大大小小的公益行動,讓他成為群眾眼中“最接地氣的政協委員”,他的公益腳步也遍布著平利的大街小巷。

建言“貼民意”良策破難題
“作為醫學界的政協委員,既要會看病,還要會‘看’民生。”蔚世富常說。長期扎根基層與多年的公益診療經歷,讓他敏銳察覺到縣域口腔健康的突出問題很多,比如: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群眾健康意識落后。老人認為“老掉牙是自然現象”,大部分家長也忽視孩子的乳牙健康。口腔檢查也未納入老人體檢和兒童入園入學檢查項目,醫保報銷未覆蓋窩溝封閉、義齒修復等。
帶著這些走訪調研發現的口腔健康問題,蔚世富多次走街串巷走訪群眾、征求意見,最終形成《關于持續關注縣城“一老一小”口腔健康的提案》。提案中,他結合《中國居民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數據,深入剖析縣域“一老一小”口腔健康現狀與醫療服務供給短板,系統性提出涵蓋“健全縣域口腔服務體系、構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強化政策資金保障、深化健康宣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五大解決方案,精準破解基層口腔健康難題。這份飽含民生溫度的提案,獲得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積極采納,為縣域口腔健康事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正是對口腔醫學的熱愛與執著,2024年,平利微笑口腔獲評“全國牙防組口腔健康教育基地”,蔚世富本人也被聘為健康口腔推廣大使。同時,他還圍繞加強學校體育賽事、保留醫院城區口腔門診等關鍵民生與發展議題提出多項提案,以委員的責任擔當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從口腔診所的診療到公益現場的溫情服務,從提案桌前的深思熟慮到科普課堂的生動宣講,蔚世富用他的堅守,詮釋了“醫者仁心”與“委員擔當”的深刻內涵。
“從事口腔診療二十多年,看著患者治好牙齒重拾笑容,我特別有成就感。成為政協委員后,我更要把群眾口腔健康放在心上,既做好日常診療服務,也會在入戶走訪中多傾聽群眾呼聲、收集訴求,積極建言發聲,多做口腔健康宣傳,讓咱平利的父老鄉親在家門口就能看牙治牙,享受優質便捷的口腔服務,這就是我最想干的實事兒!”這質樸而堅定的話語,既是他的履職初心,也是他的行動指南。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