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陜西“十四五”時期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效。
“‘十四五’以來,全省工信系統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未來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扎實推進重點產業鏈群‘百億提升、千億跨越、萬億壯大’,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顯著成效。”省工信廳副廳長張康寧說。
在工業經濟方面,2021-2024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9%,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6%,工業投資年均增長8.1%,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7.2%。今年1-10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
為推進鏈群建設,我省深入實施“鏈長制”,高位推動產業鏈群協同發展。2024年,工業領域34條重點產業鏈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75.3%。今年1-10月,全省工業領域34條重點產業鏈實現產值超過1.9萬億元,8條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元,7條產業鏈產值(營收)增速超兩位數,18條產業鏈產值(營收)超過百億元。同時,西安市航空集群、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先后成功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2024年,全省先進制造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
在創新驅動方面,我省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持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聚焦重點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平臺體系,積極開展校企協同攻關“百團”計劃,實施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和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獎補,累計建成國家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5家,培育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7家、省級540家,支持284個技術項目加快產業化落地。隆基綠能晶硅太陽能電池HIBC轉換效率達到27.81%,位居世界第一。
聚焦數智綠色融合發展,我省統籌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三,DCMM貫標企業數量居全國第八。我省入選DCMM貫標、數據知識產權、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省份,西安、寶雞入選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西安、榆林、咸陽入選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累計培育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16家、省級53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0家、省級42家。評選先進級智能工廠143家。全省智能算力總規模達3500P。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98家,數量居西部第一。
圍繞擴量提質,我省扎實開展“規上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鏈主企業”梯度培育,持續推動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不斷支持大企業做精專業、做強主業,鼓勵中小企業做大規模、做優效益。目前,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達8736戶;上市工業企業64戶,占總數的77.1%;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99萬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1.94萬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27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6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1戶。
(首席記者 白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