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陜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召開,聽取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重點區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陜西省水土保持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十四五”以來,我省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2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 70.81%,實現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我省高度重視水土保持法治化建設,修正《陜西省水土保持條例》,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若干措施》等。省市縣各級均設立水土保持工作機構。“十四五”以來,我省在黃河流域建成攔沙工程1450座,淤地壩219座,實施坡耕地綜合治理61.07萬畝,納入國家考核的28個在用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全省累計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1.17萬余個,查處違法違規項目3440個,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110.5億元。
我省積極探索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市場化路徑和綜合治理模式創新機制。建成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成全國唯一一所以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為主的重點實驗室。延安市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被列入全國水利項目利用社會資本典型案例。在科技支撐下,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由1999年的31.6%增長至2024年的67%,黃河年輸沙量減少80%以上,成為全球生態治理典范。(記者 趙明)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