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5000余平方公里的廣闊空域迎來128架無人機同場競技的壯觀圖景,當24.23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崛起為全鏈條發展的產業高地,靖邊縣正以“先行先試”的勇氣與智慧,在低空經濟這片新藍海中破浪前行,而靖邊縣政協以調研為橋、建言為翼的持續助力,更為其發展奏響了“黨政決策、政協助力、政企協同”的強音。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是撬動區域產業升級的戰略支點。靖邊憑借國內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的研發優勢、超1.4萬架次的飛行實踐,以及5063畝的試驗測試中心等硬核設施,已培育起涵蓋無人機裝備制造、實驗試飛、研發孵化的全產業鏈雛形,1000余畝儲備用地更為產業延伸提供了無限可能。
去年,靖邊縣政協便敏銳捕捉產業發展機遇,向市政協遞交《關于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打造全市經濟新增長極》的提案。該提案被確定為市政協“雙1號”重點提案,直接推動榆林市出臺專項行動方案與配套措施,市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劃撥500萬元,支持靖邊縣海則灘打造全省特色小鎮,助推靖邊構建多元、穩定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
政策落地需精準發力,實踐推進要靶向施策。今年以來,靖邊縣政協調研腳步持續活躍。縣政協主席賈浩飛帶領委員先后到6家企業取經問道,與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黨政部門領導座談交流7批次,聚焦空域管理優化、基礎設施配套、產學研協同、政策體系完善等核心環節,結合縣域資源稟賦與產業需求,針對性提出推廣“低空+能源巡檢(油氣管線、風電/光伏場)”“低空+物流配送”“低空+旅游”等多元應用場景的意見建議,形成多份高質量調研成果,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力參考。
從政協調研的“精準把脈”到政策保障的“靶向施策”,從基礎設施的“硬核支撐”到產業生態的“持續優化”,靖邊縣在從“油氣獨大”向多元化產業體系的轉型中,走出了一條獨具地域特色的低空經濟發展之路。未來,隨著政協履職深度融入、產業集群持續壯大、創新動能不斷集聚,靖邊必將在“十五五”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書寫低空經濟蓄勢騰飛的精彩答卷。(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喬奇慧)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