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黃倩 記者 唐冰
“縱深推進新民風建設,徹底整改農村‘人情風’陋習”“開展鄉村產業科技賦能行動,強化科技對接幫扶機制”“倡導科學健身,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7月4日,安康市政協召開五屆二次常委會議,與會成員圍繞全市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
大家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改革創新、再接再厲,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我們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打贏了脫貧攻堅戰,下一步,如何更好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是一個巨大考驗,市政協要對全局性、前瞻性、關鍵性問題進行破題研究,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更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思路舉措。”安康市委書記武文罡對市政協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為政協履職指明方向、劃出重點、提出要求。
2021年以來,安康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鄉村產業加快發展,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村治理效能穩步提升,牢牢守住了不出現規模性返貧底線,實現穩健開局。
此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選準課題,前期深入多個縣區,走進企業農戶,發放調查問卷,邀請專家參與,采取市縣政協聯動調研摸清情況,與會常委、委員以及首次邀請的三位群眾代表立足實際情況,圍繞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建言獻策。
“報告精煉、總結到位、建議可行,但短板仍需補齊。”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與會常委、委員坦誠直面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鄉村振興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合理推進。住安康省政協委員王國庫說:“鄉村振興對于安康一些人口流動較差的邊遠鄉村而言,振興基礎是什么?這個問題需要通過科學判斷人口的流動趨勢,確定目標,集中優勢,分類實施,有的放矢地推進鄉村振興,才能高效進行資源配置,達到效果最大化。”
推動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實施特色產業行動是其中重要一環。旬陽市政協主席曾煒建議,要把握好鄉村振興工作的整體節奏,允許有“不平衡”存在,允許條件基礎好的鄉村快人一步,包容基礎較差、發展進展慢的鄉村。要統籌推進農業與新業態融合發展,將康養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避免發生同質化現象。要引入市場主體進入鄉村振興,在政策和宣傳上雙向發力。
守住不出現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針對安康市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調研報告中反映的因病返貧風險尤為突出問題,安康市政協常委、市中心醫院CT室副主任李正軍認為,6855個因病返貧的群眾由于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疾病輕重,缺乏相關衛生防范知識,更沒有可靠的咨詢渠道了解疾病,才導致高占比的因病返貧。建議開設專業咨詢渠道,將醫療扶貧的“結幫對”政策切實落到實處。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有委員在討論中說,每次去鄉村,看到的都是老年人在辛勤耕種,痛心村里缺乏年輕勞動力、缺乏人才的現狀。
“農村如果沒有年輕人,可以說是振興無望。”此次常委會特邀群眾代表艾麗說,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應該創造條件讓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人才是產業振興的前提,既需要引進資金雄厚的人才,更需要分類引進注入年輕力量,帶來創新思維”“‘歸雁行動’持續發力,是發展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與會人員就做好人才引進工作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
針對當前全市鄉村振興工作任務艱巨實際,大家緊扣鄉村振興工作中的人才、產業、文化等關注點出謀劃策,凝聚起助力鄉村振興的共識。安康市政協主席周建功表示,要主動當好鄉村振興的宣傳員、實干家、代言人,為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實際工作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