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籃球又掉進河里了。”
“唉,這被子到底往哪晾啊?”
……
今年以來,鎮坪縣群眾再也不用被公共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所困擾,凡是向縣政協反映的問題,大多都得到了妥善的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也都在積極的推進中。
縣法制廣場由于靠近河道,且沒有任何防護設施,頻頻發生籃球不慎入水事件,打球的群眾總是怨聲載道:“籃球經常掉進河里,還有很多小朋友也是經常在這里打球,總是看到他們跑進河里撿球,這是非常危險的。”縣政協委員周金琳獲悉這一情況后,立馬向住建局反映,經過住建局負責人、委員以及群眾代表三方的微協商后,法制廣場迎來了新的防護欄,來廣場打球的群眾也多了起來。
和順家園和曾家社區的群眾大多都是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避災移民、高速路拆遷等搬遷到社區的農戶,搬來新居,晾曬被子卻成了困擾社區居民的一個難題,“家里晾不下,外面不能晾,這咋搬來了新房子還晾不了被子了呢。”隨后群眾便把這個困擾反映給了在轄區走訪工作的政協委員,了解到群眾的這樁“小事”后,隨即與社區管理人員開展面對面微協商,社區及時籌集資金,在小區空地設置鋁合金共享晾衣架20組,解決了群眾這一煩心事,得到群眾盛贊。
除了群眾反映問題之外,縣政協委員們也都沒閑著,經常開展下鄉入戶,走進群眾生活主動尋找問題、解決困難。
“村里老人都很辛苦,也很勤奮。他們現在還是以種菜、養豬、養雞來獲得收入,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銷售渠道,最天然的蔬菜農民自己吃不完,也賣不出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爛掉,這實在是太可惜了。”縣政協委員、漢巴食品有限公司丁家琴著急的說道,“我自己也是生在農村的,非常明白農民種菜的不易,所以我覺得不能讓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剛好我自己有這方面的渠道,我就一家家的上門去和群眾協商,希望他們把種的菜、養的家禽賣給我,我定期找蔬菜保供員上門回收,但同時也對菜品種植質量提出了要求。”
這一提議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同意,截至目前,已經有50余家農戶與漢巴食品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關系。記者了解到,如今平均每家農戶的收入增加了兩千元左右,同時也帶動解決了區域內的就業問題。
“以此合作模式為抓手,我們還以村集體經濟的方式成立了蔬菜保供基地,最終的盈利還是回流到了六個村里。”當這一項目正式落地實施后,丁家琴心里的大石頭才終于落了地。
通過群眾反映問題、委員尋找問題,縣政協在與群眾打交道中摸索前進,積極形成社情民意,將真正的實惠落實到群眾中去。
自鎮坪縣曾家小學開展課后延時服務以來,學校、老師、家長都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學生冬季延時課結束后天色已晚,農村邊遠地區學生路途安全無法保障”、“老師們在課后服務中付出的時間精力都太大了,但是學校在資金支持補助方面跟不上,老師們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啊”、“學校師資力量一直都不充裕,對教學質量也是難以保障”……
在聽取了各方反映的問題后,鎮坪縣委員提請鎮政協聯絡組邀請了來自各界的代表,開展座談協商。
“曾家小學是我的母校,學校缺乏專業藝術教師和必備樂器的問題,我們民營企業家來支持一下。”縣政協委員、縣元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松率先表態,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會后我整理大家的討論意見,再結合政策要求和曾家中學實際情況,撰寫一份社情民意信息提交縣政協。”縣政協委員、曾家中學教師何向燕主動領責此活動形成協商成果的關鍵一環。
最終,這一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了縣教育體育和科技局的高度重視,認真辦理。按照調整課時時間,健全學校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加強督導檢查,聘請退休教師、鼓勵志愿服務,減免課后服務費用等方式解決了各界的心頭隱患。并承諾下一階段將繼續推進,確保小規模學校教師課后服務待遇。
“小到晾衣桿,大到蔬菜保供基地,凡是有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就是我們政協應該重視的問題,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才能讓‘微協商’發揮‘支點撬動地球’的大能量作用。”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于延媚說道。(實習記者 黃倩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