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孫鵬剛 記者 韓永國)3月26日,咸陽市政協報送的《關于推行“電子身份證、健康碼二碼合一”建議》《關于市區公交車晚間適當延時的建議》兩條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高度重視,市委書記楊長亞批轉相關職能部門認真研究。
社情民意信息來源于群眾、惠及群眾。如何進一步推進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質增效?近年來,咸陽市政協堅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匯總機制、編審報送機制、跟蹤督辦機制、采編通報機制和評比激勵機制,以“五項機制”為引領,充分發揮政協電子信息平臺優勢,定期發布重點課題,引導委員高度關注民意、深度體察民情,力戒“長篇大論”,只求“貨真價實”,通過定期匯總通報,確保信息“高質量”,凸顯“直通車”作用。同時,市政協積極推行“三個轉化”,根據實際情況,鼓勵支持委員將大會發言、委員提案、調研報告轉化為社情民意信息,做到了“小切口、小建議,解決大問題”。
據統計,去年以來,咸陽市政協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680條,向省政協報送266條,編報《社情民意反映》82期。其中,《加大居民信息管控的建議》中央、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實施景區垃圾分類》等15條信息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36條信息得到相關部門采納落實。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