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咸陽市民王峰(化名)左眼視物模糊,今年8月,經西安市某三甲醫院診斷,確診左眼視網膜中心性靜脈阻塞,眼部需要多次注射藥物進行手術治療。
11月20日,王峰打算前往西安市進行第四次眼部手術治療。前一天,他通過醫院官網公眾號進行線上預約,分時段就診。當天一大早,按照預約時間到達醫院后,通過手機掃碼簽到。十幾分鐘后,王峰見到了主治醫生。
“網上預約真是方便!我在咸陽住,提前在網上掛號,按預約時間來西安就診,排隊不用等太久。”王峰說。
按照醫生安排,王峰做了術前各項檢查,順利完成了眼部手術。辦理完出院手續后,王峰給記者發來了他的住院結算憑證。記者在憑證上看到,此次治療總費用5199.08元,醫保統籌支付2506.88元,醫保個人賬戶支付2692.2元,其中異地起付標準2000元。
王峰告訴記者:“每次住院治療,醫保能報一部分,這次個人自費部分是我女兒通過醫保錢包轉給我的。辦理出院時掃一下我的醫保碼就自動扣費了。”
據了解,醫保錢包是醫保部門為參保人開通的醫保資金賬戶,與個人醫保碼相關聯,可用于近親屬間醫保錢包共濟(含跨省)、就醫購藥費用結算、居民醫保參保繳費等。目前,陜西省內各統籌區均已開通醫保錢包功能,參保群眾可以通過國家醫保APP激活醫保錢包,將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轉給開通了醫保錢包的近親屬。
11月初,家住西安高新區的王女士得知甘肅老家71歲母親得病住院治療,隨即開通家庭共濟,并通過醫保錢包將自己醫保個人賬戶中的3000元轉給了母親。
截至10月底,陜西累計13.91萬人開通醫保錢包,轉賬3461.76萬元,消費4515人次,消費109.57萬元。
每一筆醫保資金轉賬的背后,是跨越千山萬水送給親人的“愛”,也是“十四五”期間陜西醫保改革繪就的民生溫度。
記者 魏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