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餐盤里的雞蛋和蔬菜新鮮度如何?農藥殘留是否達標?”“食品加工環節操作規范嗎?”9月12日,銅川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化身食品安全“監督員”,帶著對市民飲食健康的關切,深入耀州中學食堂、新區第二幼兒園后廚、陜西閆府食品有限公司等場所,用“沉浸式”檢查、“靶向性”問效,對銅川市食品安全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多層次的檢查。10月29日,銅川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召開,并對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詢問。近年來,銅川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將食品安全作為民生監督的重中之重,通過精準調研、跟蹤監督,推動部門協同發力,持續織密織牢“舌尖上的安全網”,以人大監督實效守護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持續監督見真章,依法履職顯擔當
2022年6月,本屆市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印發了審議意見。為跟蹤鞏固監督成效,市人大常委會將審議意見的落實情況列入今年的監督重點,以持續監督推動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生產期間引進的原料代入不合格,該如何處理?”“怎樣才能保證蔬菜的源頭安全?”“網絡訂餐背后的食品加工場所,由誰來監管?”“學校周邊流動商販的食品安全,又能由誰來保證?”……在9月12日調研期間,組成人員和代表們直奔關鍵區域開展監督,在學校食堂,逐頁翻閱食品原料采購臺賬與進貨查驗記錄,細查供應商資質及索證索票細節,以“賬證相符、資質齊全”確保食品源頭可溯、責任可追;在食品生產企業,緊盯加工全流程,要求工作人員嚴守操作規范,全方位保障生產環節衛生安全;在小丘鎮集會、城區夜市等場所,隨機抽查小攤販、大排檔的食品儲存條件與環境衛生,嚴防“三無食品”流入市場。
為提升監督專業性,調研組還將農藥殘留快速檢測設備帶到檢查現場,對蔬菜、水果等食材進行即時檢測,用科學數據為食品安全“把關”。
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于食品安全執法檢查報告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并開展了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專題詢問。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局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一把手”現場接受了詢問。
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外賣配送食品安全、蔬菜基地生產安全、放心肉保障等群眾關切問題連續發問,政府職能部門“一把手”逐一作出具體回應。
歷時兩個多小時的“面對面”詢問,進一步壓實了相關部門監管責任,守護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推動協同聚合力,部門聯動見實效
近年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下,銅川市各職能部門迅速行動、協同發力,形成了“人大監督+部門落實”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聚焦校園周邊、夜市、流動攤點等重點領域,出臺《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專項專班,通過“定人、定責、定區域”模式嚴打亂設攤點行為,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80余人次、車輛110次,清理規范流動攤點1000余處;針對夜市管理,創新推出“十二到位”“八統一”制度,實行紅黃綠牌動態管理,開展檢查80余次,規范攤點200余處,同時設置23處便民服務點,引導流動攤販規范經營,并建立餐廚垃圾統收統運機制,資源化利用率達97%。
市教育局則以“校園餐”專項整治為突破口,夯實校園長第一責任人責任,嚴格落實陪餐制度,累計召開專項會議40余次,整改問題450余條,約談管理人員40次;出臺《學校食堂食材采購管理辦法》等53項制度,邀請2000余名師生家長、“兩代表一委員”參與食堂管理,實現全市校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用智慧化監管守護師生飲食安全。
市農業農村局2025年以來聯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行動5次,完成執法檢查208次,查處案件10起。
市衛健委強化食源性疾病監測,利用1500例病例素材開展“以案釋法”培訓,并在社區健康服務中嵌入食品安全宣傳。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嚴把許可準入關,將食品生產許可、經營許可辦理時限大幅壓縮,推行“全程網辦”“遠程踏勘”,2022年8月至今辦結相關許可1.2萬余件。
三年來,全市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從調研謀劃到監督問效,從推動整改到持續跟進,市人大常委會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做深做實。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聚焦群眾關切,完善監督機制、強化監督實效,推動各部門進一步織密食品安全責任網,讓市民的“舌尖安全”更有保障、民生福祉更有溫度。(來源:銅川日報 記者:田易軒)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