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以“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 推動美麗陜西建設邁出新步伐”為題,介紹有關情況。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吳忠濤介紹,“2024年秦嶺陜西段生態質量指數達到‘一類’最高類別,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等級面積保持在99%以上。黃河干流陜西段連續三年全部達到Ⅱ類水質。2024年,長江流域陜西境內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其中8個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Ⅰ類。”
今年1—9月,全省10個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8.3%,PM2.5平均濃度同比改善9.8%。特別是今年9月以來全省空氣優良率達到100%。
陜西在守牢生態環境底線的基礎上,積極服務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優化生態環境領域營商環境,美麗陜西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3年度、2024年度陜西在全國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獲得優秀等級,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2024年,全省國考10個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較2019年改善20.2%,PM2.5濃度較2019年改善23.5%,優良天較2019年增加19.7天,重污染天較2019年減少13.6天。
碧水保衛戰方面,漢江(漢中段)、安康瀛湖、延安延河被生態環境部評選為全國美麗河湖。今年1—9月,全省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92.7%,水質持續保持優。
陜西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推動省級低碳近零碳試點建設,陜西省“碳惠三秦”碳普惠平臺上線運行,落地首單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1000萬元,幫助企業盤活碳資產。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累計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額27.03億元。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今年在西安、寶雞兩市開展優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試點改革,通過制定環境準入指引、強化排污許可、執法的銜接,探索取消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實現了企業環評“零費用”、項目環評“零耗時”,企業獲得感與滿意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兩市已有25個項目享受了政策紅利,項目涉及投資總額9.28億元。
(記者 石喻涵)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