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以“保護古樹名木 傳承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25年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在寶雞市鳳翔區啟動。活動旨在全面提升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和文化傳承水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的良好氛圍。
活動中宣讀了古樹名木保護倡議書,與會人員觀看了省、市、縣三級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展板,通過發放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宣講古樹名木保護知識等方式,向廣大群眾普及護樹理念,動員全民行動,傳承生態瑰寶。
陜西是古樹名木資源大省,現有古樹名木72.73萬棵,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散生1.14萬棵、古樹群271個71.59萬棵。全國5棵樹齡5000年以上古樹名木均在陜西。近年來,我省制定印發了《高質量推進全省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方案》,編制實施《5棵5000年以上古樹名木“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啟動《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修訂工作,全面加強全省古樹名木分級分類保護,為守好中華民族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作出了積極貢獻。
(首席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