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政策支持促進就業提質擴容的通知,旨在進一步挖潛就業崗位,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
加力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吸納就業
穩定擴大國有企業招用規模,國有企業要結合產業特點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延續實施一次性增人增資政策至2026年底。
優化實施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政策,將符合條件小微企業最高可申請的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單戶授信額度由30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對符合條件個人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給予單戶授信額度最高1000萬元。
按照國家規定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60%返還。對參保的相關企業可提高穩崗返還比例,大型企業返還比例由30%提高至50%,中小微企業由60%提高至90%,政策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擴大社會保險補貼范圍。對重點行業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年度和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防返貧監測對象就業,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按照個人繳費額的25%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為1年。補貼由企業申請,申請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一次性擴崗補助擴圍。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將社會組織納入一次性擴崗補助范圍。一次性擴崗補助采取主動服務與自主申請相結合的經辦模式。
穩定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招聘規模
深挖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招聘潛力,嚴格落實政策性崗位“只增不減”要求,穩定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招聘規模,應招盡招。拓寬事業單位招聘渠道,構建統一公開招聘、醫學定向招聘、高層次和緊缺特殊專業人才招聘、校園招聘等多措并舉的招聘格局。支持和鼓勵教育、衛生、科研等事業單位按規定程序和要求自主公開招聘高層次和緊缺特殊專業人才。放寬事業單位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崗位報考范圍。事業單位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崗位,應向當年畢業和前兩年畢業未落實編制內工作的高校畢業生一并開放,不對其是否有工作經歷、繳納社保作限制。
落實工作要求挖掘增量崗位。做好西部計劃志愿者擴容工作。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擁有社區工作者18人的標準,應配盡配,招夠招足,廣泛吸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持續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積極推進選聘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到村(社區)任職工作。
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設立科研助理崗位。鼓勵高校統籌開發管理助理、教學助理崗位,按照不低于在校生規模2‰的比例動態核定崗位招聘計劃。鼓勵引導科技企業、鏈主企業、院校等事業單位參與就業見習,提供更多優質見習崗位。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公益性崗位,發揮好兜底保障作用。
強化技能培訓 提升就業能力
鼓勵企業對技能崗位職工開展崗前培訓、轉崗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等。同時,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針對重點群體培訓意愿,定期公布培訓機構目錄清單,聚焦就業容量大和市場急需的養老、家政、托育、護理、新職業等領域,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并按規定給予差異化職業培訓補貼。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推動培訓和就業協同聯動。鼓勵技工院校招收失業人員。
加強就業針對性服務與幫扶,做好企業用工指導,并加力開展系列專項招聘活動。開展訪企拓崗就業對接活動,常態化對接行業主管部門,共同舉辦“專而精”“小而美”招聘活動。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化崗位拓展優勢,動員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歸集相匹配的就業崗位,向相關城市、園區、企業集中投放。加密組織開展金秋招聘月、“百日千萬”“千校萬崗”專項招聘等活動,傾力打造“樂業陜西‘就’在三秦”招聘品牌。鼓勵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購買專業化就業服務,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
兜牢兜住就業困難群體底線
提高一次性求職補貼標準。對在畢業學年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將一次性求職補貼標準由每人1000元提高至1500元,政策執行期限至2026年底。從2026屆困難畢業生起,按新標準發放。
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幫扶。落實困難畢業生實名幫扶機制,建立健全就業幫扶清單,優先推送優質崗位信息,優先組織培訓見習,優先提供職業指導。強化就業援助與服務,組織開展失業人員集中幫扶行動和就業困難人員援助月活動,為每一名服務對象提供1次政策宣傳、3次崗位推薦、1次職業指導或培訓。按規定落實失業保險待遇。對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及家庭,按規定給予社會救助?!∮浾?文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