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墻之隔有3家廢品站,這讓半坡路電力機械廠家屬院的部分居民苦不堪言。可靠撿廢品度日的“老弱病幼”們又讓轄區的執法人員犯難。
居民:又臭又吵 常年不敢開窗
近日,半坡路電力機械廠家屬院的居民打進華商報新聞熱線029—88880000說:“小區一墻之隔有3家廢品站,常年有臭味,而且砸破爛的聲音也擾民,關鍵安全隱患很大。”
14日中午,華商報記者在居民反映的這條道路上看到,在寬4、5米的道路北側,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家廢品站,里面堆滿了各種垃圾,且每家大門口都放著已整理好的、成堆裝袋的塑料瓶等垃圾,有些凌亂。而道路南側墻內則是電力機械家屬院的幾棟單元樓。小區17、18號樓多個單元的業主對華商報記者說,希望相關部門來管管這幾家廢品站。
小區17號樓西單元2樓業主蔣師傅說:“我們老兩口確實被折磨得不輕。我家北窗戶下正對著道路西頭的廢品站,嚴格說來,還是廢品收購站。里面住著老兩口,以撿拾垃圾為生,他們小院里堆的垃圾都是撿來的。夏天下過雨,簡直太臭了。而且經常在午間、晚間休息時砸垃圾,踢里哐啷的聲音擾民。最害怕的是,老兩口還要生火做飯,這安全隱患太大了。”蔣先生站在家中北窗戶前,指著窗外說:“窗外就是亂糟糟的垃圾,確實影響心情。” 其他幾名業主也證實了蔣師傅的說法。
老者:我們靠撿垃圾為生 還得養活6歲孫子
下午2時許,華商報記者再度前往上述3家廢品站走訪,不過并未聞到惡臭。
時值中午,幾家廢品站內都有人在整理垃圾,前兩家廢品站內并未看到懸掛相應證件。在道路西頭被蔣先生等居民投訴較多的廢品站,華商報記者在一堆垃圾里見到了一位黑瘦的跛腳老者。
他自稱63歲,姓魚,商洛市商州區黑山鎮西川村人。他說:“跛腳是1986年在工地干活時被砸傷的,還得過賁門癌動過刀子,干不了重活。我這婆子耳朵聽不見,我倆就靠撿垃圾生活。女兒嫁在當地,兒子現在在西安當裝卸工,兒媳婦剛生下孫子受不了窮跑了,現在孫子6歲了,我們倆照顧,這會兒還在幼兒園,馬上就上一年級了。”
據魚師傅稱,這沒有頂的地方每月還需向村民交200元租金。他們搭棚造了個僅能放下3人床的空間,支起廢木板當床。“除了電扇是兒子買,其他都是撿來的。”魚師傅指著滿屋子堆放的垃圾說。孫子得的5個獎狀,被他掛在顯眼位置。他們用的單子、蓋的被子已經發黑。
旁邊有一個簡易灶臺,一旁堆著柴火,居民反映的生柴火做飯的說法屬實。
街辦工作人員:盡快協調處理
下午3時許,華商報記者前往轄區紅旗街辦反映居民投訴的問題。
紅旗街辦城管科的工作人員說:“立刻派轄區執法人員前往現場,先整頓廢品站垃圾占道、衛生臟亂等問題。之后,再與其他相關部門協調處理居民反映的問題。”
一轄區執法人員說:“2018年冬天,我們已經多次接到該小區居民的投訴,也多次對該區域的廢品站進行整頓。我們也了解到兩位來自商州、以撿拾垃圾為生的老人,他們情況窘迫,這也給執法帶來難度。現在居民再次投訴,我們馬上行動,還將和其他相關部門協調溝通,看該如何更妥善的處理問題。”
城管科工作人員說:“將在15日下午先回復3家廢品站的衛生整頓情況。”
華商記者 付啟夢 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