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農村電商正成為鄉村振興澎湃的新動能。近年來,榆陽區古塔鎮緊抓這一新機遇,將發展直播電商作為推動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引擎,通過政策扶持與人才培養雙向發力,推動“手機變身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的生動實踐遍地開花。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數字新農人”快速成長,為本地特色產業插上了“云翅膀”,探索出一條電商賦能、活力迸發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柳冬梅向記者介紹柳編工藝品
“這一款是一個采摘籃,孩子們可以拎著采摘圣女果、草莓等。”在古塔鎮趙莊鵲橋纖手合作社,溫暖的冬陽透過窗欞,為滿屋的柳編工藝品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負責人柳冬梅正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一一介紹陳列架上的柳編工藝品,形態各異的小花籃、紋路精巧的收納盒、別致可愛的柳編小包……每一件都展現著創作者的巧思與智慧。

柳編工藝品展示
隨后,柳冬梅化身“柳編推薦官”,開始了她的日常直播,鏡頭前,她熱情洋溢地向線上觀眾展示各類柳編產品的優點與妙用。合作社的另一角,一場手把手地教學正靜靜展開,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小籃子的編織技法,巧手翻飛間,一個個精巧的收納籃逐漸成型,傳統的技藝在掌心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以前我的柳編工藝品主要是賣給本地人或來玩的游客,自從加入了電商后,我會通過直播和拍視頻介紹產品,現在不僅訂單多了,還有很多外地的客戶找我定制,電商真是把柳編手藝帶上了‘快車道’。”柳冬梅感慨。

張雙林在直播間展示自家產品
不僅手工藝品“觸網”生金,地方美食也借助直播東風飄香萬里。在趙莊拼三鮮飯店,負責人張雙林正對著屏幕直播,桌上冒著熱氣的拼三鮮香氣四溢。“拼三鮮是一道湯菜,‘三鮮’指的是豬肉、羊肉、雞肉,加入了木耳、黃花、海帶、韭黃、菠菜等配菜,葷素搭配,湯色清亮,味道特別鮮,是地道的陜北風味。”古塔鎮趙莊村趙莊拼三鮮餐館負責人張雙林一邊品嘗一邊介紹道。
后廚里,師傅們正忙碌地煮肉、調湯,這些精工細作的烹飪過程,也常常出現在張雙林的視頻號里。透過電商直播,古塔鎮的“拼三鮮”成功從本地小館走向線上平臺,讓更多外地食客得以品嘗地道風味。

色香味俱全的拼三鮮
“我們的拼三鮮用的是專業包裝,一大包夠4到5個人吃,客戶覆蓋陜西、山西、內蒙、廣東、海南等地,北京和西安的最多。用戶反饋主要是‘味道地道’‘分量足’。年貨節我們會帶著特色美食到全國各地去推廣。此外我還自己拍攝短視頻介紹做法,效果很好,銷量非常可觀。我希望把拼三鮮推廣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人知道我們陜北的特色美食。”古塔鎮趙莊村趙莊拼三鮮負責人張雙林說。
鄉村電商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在古塔鎮組織的電商直播培訓課堂上,學員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著講師講解短視頻運營與直播帶貨技巧。這種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正將越來越多的普通農民培養成掌握致富“新技能”的“新農人”,推動越來越多的本土特產走向市場,為農村電商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近年來,古塔鎮錨定電商發展新賽道,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根基、以人才為支撐,推動電商經濟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出‘電商+農戶’模式,讓古塔鎮在數字時代煥發蓬勃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通過公眾號、短視頻宣傳,直播帶貨等新興手段,趙莊拼三鮮、黃家圪嶗豐厚源乳業、趙家峁景區、王崗畔紅崖灣景區等帶著特色韻味和民俗文化風格的產業有了更強的品牌效應,在新形勢下市場的應對能力得到了不斷加強。”古塔鎮人大主席薛艷峰表示,下一步,古塔鎮將以電商為橋,聯動古塔鎮特色農文旅資源,讓更多古塔好物乘網而上,讓古鎮韻味與優質好物共出圈,讓電商模式真正成為賦能產業升級、帶動群眾致富的重要紐帶。(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楊揚 葉芮卓 拓心愿)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