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順利閉幕,全會中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科技工作者隊伍中引發強烈反響,掀起了科技工作者們的學習熱潮。他們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深耕產業,助推更多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突出了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擺在國家發展的關鍵位置,讓人倍感振奮,這也與我們深耕光子產業十年的實踐高度契合。”陜西光電子先導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軍紅表示,光子產業要實現自主可控,材料、器件層面的源頭突破是關鍵,而全會強調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更指明原始創新需打通“基礎研究——中試驗證——產業化”全鏈條,這正是光電子先導院作為工信部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的使命。
“光子產業原始創新常遇堵點、卡點,產業化之路道阻且長,巨大的資金投入、高昂的流片成本和漫長的轉化周期,是制約科技成果落地,以及初創企業成長的主要瓶頸。為此,我們在國內率先提出‘1+N’柔性平臺模式,已擁有化合物和硅光兩大工藝平臺,關鍵核心設備200余臺(套),并組建了200余人的技術和運營管理團隊,可滿足光子產業各類創新主體不同階段的需求。”“未來幾年,我們將一如既往錨定光子產業,分階段圍繞化合物半導體平臺、硅基光電子平臺、異質異構平臺陸續擴展能力建設,讓原始創新有平臺、有支撐,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推動光子產業成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閃亮名片。”楊軍紅說。
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魏征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全會將‘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戰略任務進行專章部署,作為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全會強調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這與空天院建設國際一流新型研發機構的目標高度契合。”
魏征表示,空天院將把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謀準謀實發展目標和任務舉措,繼續立足陜西航空航天動力領域的產學研用優勢,以“直面產業需求、培育新興動能、融通科教人才、驅動創新發展”為使命,聚焦空天動力關鍵領域,建設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未來產業科技園和西安空天動力產業創新中心,強化空天動力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重點開展航空航天產業關鍵環節的科技成果轉化,持續產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科研成果,培育孵化高技術企業,構建空天科創雨林生態,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空天院力量。
(記者 關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