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后,從無人機產業龍頭到生物醫藥企業鏈主,從民營化工新星到引領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名企……西安企業界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熱潮。企業家們紛紛表示,全會系統謀劃布局“十五五”經濟社會發展,把“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質生產力”“全面綠色轉型”寫進時代考卷。
“老產業”“長出”新質生產力
“30年建材老兵也要做數字化尖兵。”陜西恒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武鎖說道。
據了解,恒盛集團旗下的“商砼之家”平臺已吸納產業鏈上下游1000余家優質企業入駐,服務建筑項目700多個。先后獲評工信部數字化鏈式轉型典型案例、陜西省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行業型)、陜西省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們將以全會提出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指引,以恒盛正在建設的產業數字化科技創新園為載體,重點建設‘科技創新與企業創新融合發展中心’,整合高校與科研資源,構建產學研協同體系,推動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高效對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王武鎖表示。
“鏈長”領飛低空經濟
國家戰略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作為工信部認定的無人機產業鏈“鏈長”,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帶領職工通過多種形式自覺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一致認為此次會議為企業把握發展機遇,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愛生技術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接下來的新征程中,公司將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同時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新賽道,以應用場景為抓手,主動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培育低空經濟增長極,更好服務民生。
創新讓企業更有“底氣”
“全會再次強調了創新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這與我們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陜西九州生物醫藥科技集團負責人說道。
生物醫藥產業是創新驅動的典型代表,近日《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管理條例》的發布,讓企業在研發創新的道路上更有底氣、更有信心。
依托陜西省干細胞應用工程研究中心、細胞藥物創新中心等平臺,九州集團積極推進干細胞、免疫細胞、iPSC以及外泌體等管線的細胞新藥研發。同時,將充分利用好園區產業鏈布局以及“先進治療藥品中試平臺”,打通從臨床需求到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可持續發展實體產業支柱
“全會指出要‘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5月正式施行的民營經濟促進法無縫銜接,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陜西泰豐盛合控股集團董事長何永鵬向記者說道。
聚焦高端精細化工及下游新材料,泰豐盛合科創產業園將發揮科技研發、產業孵化、金融服務和商業配套等生態和賦能優勢,打造能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體產業支柱。
“我們將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展現新作為,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民營經濟力量。”何永鵬信心滿滿。
新征程上,愛生無人機騰空而起、九州細胞藥進入臨床、泰豐盛合高端新材料下線、恒盛“商砼之家”云端起舞……一家家企業的創新脈動,匯聚成西安奮進“十五五”的澎湃春潮,也必將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為強勁的“西安動能”。
記者 劉驍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