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省委宣傳部、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以“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 推動美麗陜西建設邁出新步伐”為主題,介紹有關情況。
著力繪就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陜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堅定不移走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之路。2024年,秦嶺陜西段生態質量指數達到“一類”最高類別,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等級面積保持在99%以上。長江流域陜西境內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黃河干流陜西段連續三年全部達到Ⅱ類水質。今年1—9月,全省10個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8.3%,PM2.5平均濃度同比改善9.8%。今年9月以來,全省空氣優良率達到100%。
陜西在守牢生態環境底線的基礎上,積極服務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優化生態環境領域營商環境,美麗陜西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3年度、2024年度陜西在全國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獲得優秀等級,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協同推動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陜西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環境準入引導作用,先后建立省級重點項目、保供煤礦、抽水蓄能項目、煤電及專項債項目環評服務臺賬,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碳排放權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市場交易。“十四五”以來,陜西對138個項目采取提前介入服務,開辟重點項目環評審批綠色通道,省級審批時間比法定時間壓縮65%。
持續優化生態環境領域營商環境。陜西堅持規范涉企檢查與助企紓困“雙輪驅動”,制定《陜西省生態環境廳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2025實施方案》,并針對重點項目環評審批出臺專項服務舉措,“一對一”指導助企紓困。同時,陜西充分運用在線監控、衛星遙感、無人機等科技手段,整合生態環境領域水、大氣、土壤、固廢等執法檢查,每季度統籌開展一次強化監督,切實為企業減負。此外,陜西全面落實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制度,推行非現場、穿透式、無感式監管執法方式檢查,常態化開展“送法送技入園入企”活動,切實提升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履行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吳忠濤表示:“省生態環境廳將不斷優化生態環境領域營商環境,鍛造生態環保鐵軍作風,更好滿足三秦百姓對優美環境和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 李欣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