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雨還要下到什么時候,洗的衣服三四天都干不了……”記者從省氣象部門了解到,今年我省華西秋雨(陜西區)呈現開始早、雨期長、累積雨量大、暴雨頻發、極端性強等特點,目前已持續38天,較常年偏長14天;累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6倍,連陰雨排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僅次于2021年。
今年華西秋雨(陜西區)于9月2日開始,較常年偏早10天。9月以來我省大部出現連續陰雨天氣,87站降水日數超過20天,部分地區達30天以上,咸陽永壽最多32天。
其間出現5次區域性暴雨過程,較常年偏多3.3次,排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僅次于2021年。9月18日為今年陜西最強的區域性暴雨過程,共38縣(區)出現50毫米以上降水,最大日降水量出現在鎮巴(117.4毫米)。
9月以來,全省出現3次連陰雨過程,87站降水日數超過20天,安康、漢中、咸陽等部分地區達30天以上,較常年同期偏多3~17天,咸陽永壽降水日數最多32天,日照偏少20~100小時;全省平均降水量31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6倍,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僅次于2021年。空間分布上,累計降水量大部地區介于100~400毫米,漢中南部、安康西部部分地區達500~700毫米,最多鎮巴841.6毫米。
9月以來我省共出現101站次暴雨,降水落區主要集中在漢中、安康和商洛。其間共出現5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其中9月18日為今年陜西最強的區域性暴雨過程,共38縣(區)出現50毫米以上降水,最大日降水量出現在鎮巴(117.4毫米)。
從9月30日開始的第六輪秋雨過程目前已持續12天,榆林大部、延安大部、關中西部、陜南西部及秦巴山區部分地方累計雨量超過100毫米,最大南鄭龍頭山362.1毫米。
持續陰雨天氣導致我省秋收秋種偏慢,降水異常偏多還造成大部果園土壤持續過濕,獼猴桃、葡萄等漚根甚至死樹風險加大;陰雨多、光照少、溫差小不利蘋果品質提升,持續高濕環境導致陜北紅棗出現裂果。
記者 王海鵬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