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記者 韓永國)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中,生態文明是不可或缺的鮮明底色。縣政協委員、陜西澤桐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封滿倉,以“植綠護綠、賦能發展”為己任,將政協履職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在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用實干與擔當書寫了園林綠化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的生動篇章。
封滿倉始終立足全局,將履職中的調研思考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精準定位。圍繞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園林綠化“五個轉變”要求,他帶領企業跳出傳統綠化的單一維度,確立“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協同發展”的核心目標,推動企業從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發展轉型。
在他的牽頭下,公司成立綠色發展戰略委員會,將“低碳節約、普惠均衡”理念貫穿項目全流程。從城市公園提質到鄉村生態修復,從工業園區綠化到老舊小區綠道建設,每一個項目都堅守“適地適樹、生態節約”原則,優先選用鄉土樹種和節水植物,拒絕過度裝飾性綠化。為響應“雙碳”目標,他推動企業優化施工工藝、推廣綠色建材、引入清潔能源,實現項目建設90%以上的自主減排,讓綠化工程成為城市碳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創新,而創新的靈感往往源于一線實踐。作為政協委員,封滿倉將履職中收集的行業痛點,轉化為企業創新的突破口。針對苗木成活率低、養護成本高、智能化水平不足等行業難題,他牽頭組建研發團隊,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深耕植物新品種選育、土壤改良、智能養護等關鍵領域。
在封滿倉的引領下,陜西澤桐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榮獲“陜西省工程質量AAA級信譽單位”“陜西省優秀花卉企業”等多項榮譽,植綠足跡遍布都市林蔭大道、鄉村綠色庭院、城市生態綠地與河道綠色長廊。公司已斬獲多項核心技術成果,自主研發的節水灌溉系統可節約30%以上水資源;無人機植被監測、機器人草坪修剪等智能化設備廣泛應用于項目現場;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植物配置方案,讓綠化景觀更具生態韌性。在他的推動下,企業還拓展“綠植+”產業鏈,向上游建設標準化苗木培育基地,向下游延伸至生態旅游、家庭園藝服務等領域,構建起多元化綜合服務體系,讓綠色產業煥發更強活力。
“政協委員既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封滿倉始終牢記使命,將“為民植綠、普惠共享”作為企業發展的價值追求。聚焦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期盼,他帶領企業在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領域主動作為:參與“口袋公園”建設,讓城市邊角地變身休閑樂園;助力鄉村生態振興,打造農旅融合綠化項目,帶動村民增收;免費為社區提供綠化養護指導,開展公益植樹活動,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
在公益踐行中,封滿倉更將植綠與敬老深度融合。重陽節期間,他帶領公司在涇干街道封家村開展“植綠敬老、情暖桑榆”行動,為70多位老人擺上暖心大席,上門贈送綠蘿、長壽花盆栽及養護手冊,手把手傳授養護技巧,并承諾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定期上門服務。他表示,將把“敬老綠化雙服務”模式常態化,讓鄉村既有“生態顏值”,更有“人文溫度”。
作為聯系政府與界別群眾的橋梁紐帶,封滿倉積極建言獻策,提交加強城市綠化長效管理、推動鄉土樹種應用等多項提案;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參與荒漠化治理、河道生態修復,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和退役軍人就業,在發展企業的同時反哺社會。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全社會協同發力。封滿倉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聯系廣泛的優勢,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參與“綠色發展企業家論壇”分享經驗;對接社區、學校開展“綠化科普進萬家”活動,宣傳生態保護知識,引導公眾參與綠化養護,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公眾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未來,封滿倉將繼續以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和企業家的實干精神,帶領企業深耕綠色產業,讓每一項綠化工程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為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家園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