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各界導報 李昱彤)
旬邑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自然條件獨特,是國內外公認的優質蘋果最佳適生區之一,當地出產的“馬欄紅”蘋果因肉細汁多、脆甜濃香,成為許多品嘗過的消費者“舌尖上的記憶”。
與全國蘋果產業一樣,時下,旬邑蘋果也面臨如何進一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今年旬邑縣兩會期間,縣政協委員、陜西旬邑石門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長平提交提案,建議加快旬邑蘋果老園更新,推廣矮化自根砧栽培技術,以“高科技、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為目標,進一步推進果園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升旬邑蘋果品質。
張長平的務實建言,來自腳踩泥土的實踐思考。五年前,從西安退休的老張,懷揣都市人對田園生活的憧憬,來到100多公里外的旬邑縣清源鎮開始搞起果園。從最初50畝到如今的560畝,從個人理想到融入助農致富夢,發展果業讓他越干越有勁頭。
從成立陜西旬邑石門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啟振興旬邑蘋果產業新征程,到赴北京請專家進行果樹抗重茬試驗……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果業技術逐漸成熟,張長平的果園為周邊村鎮留守婦女帶來了“家門口就業”的機遇。
“每天早晨6點半,到果園上班的摩托車長龍,就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張長平一臉幸福地說,幫助村民穩增收,不僅要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讓他們在取得勞務收入同時,還能學到“一技之長”。他將園區務工人員分成三個小組,在組與組之間實行考評,鼓勵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誰發現果樹葉片異常,及時發照片到工作群里,我們馬上給予獎勵,問題看得準,還會提高獎勵。”
管理公司化、務農職業化,如今,陜西旬邑石門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400畝矮化果園畝產已達1500公斤,張長平用實實在在的收成兌現了給村民們的致富承諾,讓大家切身感受到在果園上班“有奔頭”。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