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來陜考察時的“金句”讓人印象深刻,平利縣政協委員們紛紛結合自身所在崗位談感想、話心得。
“重要講話讓我們這些茶商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做好茶產業。”平利縣政協委員、平利小康綠色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小康激動地說。近年來,孫小康以線上線下的經營方式和公司+農戶+貧困戶的模式發展茶產業,帶動不少貧困戶脫貧增收。今年春天雨水充沛,春茶長勢更加喜人,公司已采收鮮葉子共3噸左右,帶動58戶貧困戶因茶增收。孫小康表示,為拓寬銷售渠道,目前正在與“京東”“抖音”“拼多多”等平臺接洽,加大網絡宣傳力度,全力提升平利茶葉的影響力和網銷量,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作為一個創業者、社區工廠的參與者和經歷者,平利縣政協委員、縣青年創業協會會長朱世俊感慨萬千。2014年朱世俊經平利縣人社局招商在平利縣注冊成立平利縣恒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辦社區工廠,組織貧困戶、留守婦女、剩余勞動力在社區工廠進行電子元器件生產加工,讓不少搬遷貧困戶提供的穩定收入來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在我們縣的考察之行,使更多人看到平利、了解平利,好多以前的合作伙伴紛紛打電話來咨詢了解,這讓我看到了社區工廠發展的新希望。”朱世俊認為,平利縣雖已摘掉“窮帽子”,但防止返貧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穩定就業。他表示,在帶領社區工廠一路向前發展、實現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同時,將充分利用青創協會平臺帶領更多年輕人創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創業帶動就業,為平利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來昌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