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從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培育,到文化建設的傳承創新;從社會治理的優化升級,到養老體系的完善提升……山陽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期間,委員們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為民情懷,聚焦發展之要和民之關切,履職建言、凝聚共識,為山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山陽縣漫川關鎮于2019年被省政府公布為陜西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2020年,漫川關鎮街區被省政府公布為陜西省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具備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的基礎條件。
為此,司正正委員向大會提交了《加快推動創建漫川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的提案》,建議成立工作專班,切實推進漫川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建立地方政府名城名鎮保護專項資金,積極探索多渠道融資解決名城名鎮保護利用資金短缺問題。形成持續推進名城名鎮保護的體制機制,構建完整的名城名鎮資源體系,加強保護機構建設,完善保護措施;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全面推進名城名鎮在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功能等方面的適應性轉變,強化遺產保護的優先地位。
針對物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物業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張臘元委員提出了《關于規范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管理的建議》的提案。她建議,持續加強行業監管,嚴把物業服務企業資金、資質關口,推行“保證金”機制,公開公示服務內容,探索以業主評價為主要參考的物業服務評價體系,完善約談提醒和退出機制,制定統一的物業管理服務標準,積極開展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品質提升行動,將物業用房作為住宅項目報建的前置條件給予設計規劃和建設,以便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后期介入管理,以“小物業”帶動“大民生”。
垃圾分類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關系千家萬戶,更影響著城市未來發展進程。結合調研實際,程曉霞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提案》。她建議,開展垃圾分類培訓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增強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合理配置垃圾分類桶、收集站,完善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建立垃圾分類信息化管理平臺,提高垃圾分類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垃圾分類監督管理制度,設立垃圾分類獎勵基金,探索建立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深入開展,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聚焦完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龔忠濤委員提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健康養老事業發展的提案》,建議制定和公布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完善家庭、社會力量、政府共同參與的長期照護保障體系,探索“以房養老”模式,推進互聯網+養老深度融合,建設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發展嵌入式醫養結合機構,支持基層醫療機構按照有關規定設立養老機構,提供健康管理、醫療、康復、照護、療養、臨終關懷“六位一體”的醫養結合服務,全力推進“四高共管八病同防”慢病三色管理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
“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發生率顯著增加。增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青少年心理素養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結合調研實際,田雪萍委員提交了《關于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成立由宣傳部、教育局、財政局、衛生健康局、關工委等部門組成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組織機構,為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加大“素質教育”改革力度,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活動融合在一起,開展各種生動活潑、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加大心理健康咨詢支持機構的建設和投入力度,開展專業的心理健康篩查、咨詢和教育引導工作,加強網絡管理,完善社會心理健康支持保障機制,建立專業心理咨詢熱線、平臺,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