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洋 整理
【新聞回放】3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落名單,共1336個村落入選,其中陜西66個傳統村落上榜。
網友觀點:傳統村落是鄉村歷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寄托鄉愁的重要載體。因此,只有推進傳統村落保護立法工作,傳承地域歷史文化特色和傳統風貌,才能守護好我們的鄉愁,留住我們的根。
網友觀點:每個古村落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盤活古村落的過程中,應努力找到每個村落的獨特定位,為每個村莊找到差異化發展路徑。唯有如此,才能讓歷史文化在保護中更好傳承,讓鄉村景色更美麗、文化更興盛。
網友觀點:全社會都要樹立保護古村落意識,從而讓這一不可再生復制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集合載體,在保護中實現文化接力,展現其質樸的文化品質。
【新聞回放】“100萬元餐費偷偷打進學生飯卡里!”近日,因悄悄給學生發放餐補,湖南科技大學被網友羨慕地稱為“別人的學校”。據了解,這項餐補無須申請,不公布名單,學校會根據食堂消費大數據的綜合指數來確定,是為了在維護學生自尊的同時,給予學生幫助。
網友觀點: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呵護才是真正的善待貧困群體。在大數據技術相當成熟的當下,應果斷擯棄讓貧困生當眾比窮的傳統評定模式,利用大數據實行精準識別,在妥善保護貧困生隱私的同時,讓其少承擔不必要的精神壓力。
網友觀點:為了確保摸排數據更加真實可靠,學校在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的同時,也要加強同其他渠道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保證在資助金額有限的情況下,真正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