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西紅委員(右)
□記者 王路
在西安市蓮湖區橋梓口社區,很多人對社區主任賀西紅的最深印象便是,無論是討論工作、或是與群眾談心,還是探訪孤寡老人,賀西紅總是面帶笑容,談吐溫和。在許多人看來,社區主任所干的都是些瑣碎的事,而對于賀西紅來說,社區工作是“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關鍵崗位。在這條道路上,作為蓮湖區政協委員的賀西紅一走便是12年。
2007年,賀西紅初次走進橋梓口社區的胡同小巷,到如今12年的時光已過去,但他依舊喜歡時常在巷子里走一走。“工作任務不重的時候,我就喜歡在社區里走一走,跟老人們聊聊天。”賀西紅說,每每看到群眾遇到困難,就盡量幫一幫。工作中,賀西紅總是會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誰家老人有病,誰家有未就業的子女,誰家生活有困難,賀西紅都會記在本子上,并使出回身解數幫助解決。
幾年前,社區內唐人街小區安置工程建設完成,420戶居民回遷新居,但由于開發商的原因一直沒有給居民辦理房產證。沒有房產證對居民來說,意味著無法落戶口,直接導致了居民子女無法就近入托、升學,老年人醫療保險及體檢無法順利辦理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賀西紅在開發商與轄區派出所之間來回奔波,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派出所終于同意給小區居民特殊政策,所有居民順利落戶。“有些人覺得基層工作細碎繁瑣,但我認為,做好基層小事就是服務大局最大的事。”賀西紅說,做事不論大小,要始終堅持把群眾放在心上,為他們帶去關懷和力量。
“賀主任就是我們老百姓的頂梁柱。”社區居民劉大爺提起賀西紅贊不絕口,“他的貢獻都是實實在在大家看得到的。”老人告訴記者,北院門橋梓口社區轄區內有多個老舊小區,常住人口達一萬余人。由于轄區大多小區的所屬單位效益不好,直接表現出來的問題就是小區衛生條件差,環境臟亂。
賀西紅到任后,主動帶領居民成立了義務清潔隊,對小區堆放的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又對露天垃圾臺進行了改造,在每戶居民樓下放置了垃圾桶。一些小區綠化帶雜亂無章,他又和小區管理人員鏟除了雜草及枯枝落葉,重新種植上新的花草,并對琉璃街一帶的違章建筑進行了拆除。經過賀西紅的努力,社區居住環境得到巨大改觀。
2019年年初,由賀西紅牽頭的橋梓口社區免費愛心粥鋪正式開張,每日清晨免費提供熱粥、面點、小菜等食物,為附近群眾和環衛工人帶來極大便利。“真的非常感謝社區和愛心人士,讓我們在寒冷的冬日,能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飯菜。”一位環衛工人笑著說。
賀西紅說,在開辦愛心粥鋪的一年中,有許許多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和志愿者都默默提供了幫助,其中也經歷過困難,但我們仍在堅持,仍在繼續。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從大年三十開始,賀西紅就始終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帶領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和市區兩級下派干部,對18座樓宇院落進行消毒消殺,對社區數千住戶萬余人進行入戶排查和巡查宣傳,設置22個防控檢查點,嚴格測溫和登記,加強疫情防控。對于五類重點人群,賀西紅分類建立管控臺賬,進行精細化管理,為社區群眾筑起了疫情防控“防火墻”。
十余年的基層工作,“民生”二字早已融入了賀西紅的血液之中,自從擔任政協委員后,賀西紅多次在政協會議上的發言和提案都是關于社區服務的內容。“基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居民生活,提高服務質量。”關于基層社區服務建設工作,賀西紅建言良多。十多年來,他將人民群眾始終放在心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使命與擔當。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