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鵬
隆冬時節,走進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腹地的子洲縣,丘陵溝壑間,到處是人們忙碌的身影,展示出一派勃勃生機。子洲縣是國定貧困縣,全縣有88個貧困村4.86萬貧困人口,貧困面大、量廣、程度深,是陜西省脫貧任務較為艱巨的縣區之一。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子洲縣立足縣情實際,按照“脫貧困、謀長遠、廣覆蓋、奔小康”的總體思路,深挖產業、健康、就業、住房、志乏等致貧“病根”,敢啃硬骨頭、下足“繡花”功,奏響精準扶貧“五重奏”,在2017年實現15個貧困村、4374戶貧困戶15011人穩定脫貧的基礎上,2018年實現63個貧困村高質量退出、7364戶22472人穩定脫貧。
現代農業托起致富“新夢想”
生態脆弱、產業乏力是子洲縣貧困的“內癥外候”。鑒于此,該縣立足用生態的理念發展產業,用發展的辦法建設生態,創新提出了山區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統籌抓好產業體系、生產條件、組織體系、農民技能、技術服務“五位一體”現代化,在貧瘠的山壑間建起了“綠色銀行”。截至2018年底,全縣已發展山地蘋果21萬畝、核桃30萬畝、中藥材20萬畝,讓子洲的千山萬溝由“十年九旱沒收成”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花果山”,預計到2022年,全縣農戶可年均增收2.7萬元。
為了引領山區農業實現現代化,子洲縣積極引進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實施“全民創業”工程,鼓勵“草根就地創業”“能人引領創業”“精英返鄉創業”,形成了群眾齊創業、共致富的態勢。2018年,全縣新增注冊實體1032個,其中,注冊公司214家、合作社58個、個體戶760戶,撬動社會投資約6億元。
“五劑良方”筑牢健康“保障網”
“小病拖大病,大病致家貧”是許多偏遠農村家庭致貧的一個重要原因。子洲縣緊抓國家衛健委幫扶機遇,著力補短板、兜底線、強基層,加快健康子洲建設步伐,統籌實行“一降兩提三免四保障”醫療保障政策,推行“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重病兜底保障”三個一批行動,創新“多對1、1對多”模式,開展巡回醫療健康服務和公衛均等化服務,推行按病種付費和按人頭支付制度“兩大改革”,在提升診療技術、推進醫療改革、健全服務網絡等方面“多管齊下”,阻斷“因病致貧”根源。
2018年,子洲縣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3000元,各級住院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門診特殊慢病年度報銷額度提高20%,免除門診一般診療費、鄉鎮衛生院起付線、縣內定點醫院住院押金,建立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和兜底醫療保障體系。全縣貧困人口參合率為100%,大病保險參保率100%,一站式結算服務達到100%;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和山東省中醫院與該縣兩所醫院建立協作關系,開展“一幫幫五年、一年一輪換”組團式支醫,19名專家累計開展示教手術206例;建立52支272名家庭簽約醫生團隊,實現貧困人口簽約服務覆蓋率100%,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預防在基層”的目標,筑牢了群眾健康“保障網”。
“兩地協作”搭好平臺“促就業”
蘇陜合作和陜西省教育廳對口幫扶為子洲縣的貧困群眾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機會。陜西省旅游學校、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先后在該縣職教中心成立分校,開展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用優質的教育和實訓資源,以及廣闊的就業創業平臺,為貧困勞動力鋪就了高質量就業創業的康莊大道。
2018年,子洲縣共開展特色小吃制作、家政服務、月嫂、汽車維修等培訓6期,共有680人通過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成功對接揚州市多家企業來子洲開展專場招聘會,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共有486人達成就業意向或轉移就業。同時,蘇陜合作企業——子洲愛妮爾工藝制品有限公司共吸納45人就業,實現收入穩定。此外,江都區還在子洲開辦了短期技能培訓班,不僅為該區勞動力市場“訂單式”培養技能型人才,更為子洲縣的富余勞動力進一步拓寬了就業渠道。
“兩房建設”群眾安居“有保障”
地處陜北高原的子洲山大溝深、地瘠人貧,“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難題尤為突出。針對部分貧困群眾居住條件差、生產生活困難的現狀,子洲縣大力實施“兩房建設”,統籌生活與生產同步規劃,安居和樂業同步考量,堅持挪窮窩與拔窮根齊抓共管,以根本改善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為主線,高點起步規劃、科學合理選址、多措并舉推動,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可脫貧。截至目前,該縣在縣城和“南西兩川”重點集鎮確定3個移民搬遷安置點,實施移民搬遷885戶3507人。
與此同時,子洲縣農村危房改造堅持“安全為本、減輕負擔、扎實推進、明確責任”原則,立足實際,按照“基本質量標準、基本結構設計、基本建筑工匠管理、基本質量檢查、基本管理能力”的“五個基本”要求,以及選址安全監管到位、日常巡查監管到位、竣工驗收監管到位“三個到位”,統籌協調整合道路、供水、沼氣、環保、扶貧開發、改廁等建設項目,確保改造的住房符合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居住需求,并以危房改造帶動村莊人居生態環境改善,共完成危房改造1432戶,切實讓貧困群眾在危房改造中“改得舒心、住得放心”。
“志智雙扶”提振脫貧“精氣神”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子洲縣堅持“扶志”與“扶智”并行,把提高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作為扶貧治本之策,通過深入落實“扶志六法”,打響消除“等靠要”思想的精神之戰,逐步引導貧困群眾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構建專家講理論、干部講政策、能人講故事、技術員傳經送寶的四級聯動大宣講格局,舉辦了“十九大精神進鄉村·志智雙扶助脫貧”子洲縣2018年“您點我演”菜單服務幸福脫貧巡演活動,創新開展“五家十星”村鄉縣三級評選表彰活動,積極開辦“農村道德講堂”,完善村規民約、道德評議、紅白理事會、誠信建設等約束評議機制,覆蓋建設“愛心超市”,從教育、引導、激勵、規范、約束等多個方面樹新風、除陋習、易民俗,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提振脫貧致富“精氣神”。
2018年,全縣共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600余次,評選表彰“五家十星”900余人,開展道德講堂120余場次、道德評議130余場次,開展誠信村民評選120場表彰118人,創建文明家庭274個,在52個貧困村建起了紅白理事會,建成“愛心超市”85個,修訂村規民約1690條,實現了用榜樣的力量引領、帶動、激勵、鼓舞群眾,在文明和諧、團結奮進的社會主義農村新風中奮力脫貧致富奔向小康。
《各界導報》2019年01月29日 第4243期 第11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