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澤一心撲在為僑服務工作中
□李林蔚鞏寧記者謝昊天
“漢中市約有3萬多僑界群眾,在全省僅次于西安市,人群總量雖少,但層次相對較高,針對僑情現狀,我提寫過‘用好僑的資源加快漢中走向世界’提案,希望發揮僑資源助力漢中新發展。”漢中市政協委員、市僑聯主席董澤說。
董澤從事僑聯工作十多年來,牽頭建設僑團、維護僑益、促進交流、服務發展、開展公益事業……,一心撲在了為僑服務的工作中,為僑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僑聯系統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受到國務院僑辦、中國僑聯聯合表彰。
僑界人才薈萃、智力密集。每次海外聯誼時,董澤都會在華僑中積極宣傳漢中,招商引資、招賢引智,助力漢中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么多年,毫不夸張地說收集的名片都有幾紙箱。”董澤打開辦公桌抽屜,里面也幾乎裝滿了僑界人士名片。
近年來,市僑聯邀請多個批次僑商考察團、慈善基金會等,來漢中實地考察、參觀游覽、洽談合作,擴大了漢中在海外的影響力,在一年一度的陜港經濟合作周、絲博會及西洽會、國內重大招商品牌活動中,邀請海外、國內有實力、有影響力的僑商企業,參加漢中代表團的宣傳推介活動,已有百余家涉僑企業在漢中興業發展,在全市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漢中學子赴海外留學總人數超過3000人。在他的倡導下組建了新僑創新創業協會(聯盟),留學生眷屬聯誼會,并牽頭建立了海外漢中人微信同鄉群,指導成立了澳大利亞漢中同鄉會,團結凝聚澳洲漢中籍人士200余人,成功將僑聯的組織觸角延伸到海外。
“珍珠班”是浙江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對成績特優、家庭特困高中生的資助項目。董澤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情系民生、履職為民的責任擔當,在他的聯系下,“珍珠班”已連續6年落戶漢中中學,捐資總額400余萬元,使得百余名學生受助。
今年,澳大利亞魏基成天籟列車慈善基金會,向漢中市捐贈了價值400萬元助聽器2000套和價值30余萬元棉衣1000件,幫助貧困聽力障礙者走出無聲世界。
在董澤的帶領下,本屆漢中市僑聯積極爭取引進捐贈項目,通過持續努力,為全市百余所中小學校、基層鄉鎮衛生院、貧困鄉村爭取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基金會資助,或各項捐贈資金超過1.65億元。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聯系僑胞的靈魂。今年初,在董澤努力下,在勉縣諸葛古鎮和城固縣張騫紀念館建立了“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成立了華僑文化研究會,把漢中文化推向世界。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董澤深感自己肩負的責任,他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注重加強學習,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研討學習、調研視察、界別交流、提案辦理等履職活動,認真履行政協委員的神圣職責。今年提出的“用好僑的資源加快漢中走向世界”提案,為今后僑屬企業更好發展、政府相關決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在新形勢下,我將把政協委員基本職責與自己的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做好以僑引資、以僑引智引才、僑企服務等工作,更好地引導僑資、團結僑企僑商,服務漢中經濟建設,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政協委員。”董澤說。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