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娜)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辦好辦實鄉村振興這件大事,潼關縣不斷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確保“三農”工作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大成績。
一是加強鄉村振興組織領導。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農工部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建立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將其納入到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落實領導干部農村工作包抓制度,深入村組,研究解決農村農業問題。建立農村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領導小組每季度至少聽取一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及“三農”重點工作的匯報,組織一次督查暗訪,進行一次通報講評。
二是狠抓農村各項改革。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農企及農業園區規?;?、現代化生產經營,提升農產品質量標準、市場標準,培育新型農業經濟體系。全面推動農村“三變”改革,盤活農村資產,釋放資金活力。深化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農民房屋使用權。積極開展鎮辦去機關化改革試點,推動管理職能、人員、經費下沉基層,增強服務“三農”水平。
三是加大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力度。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加大各類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實現“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全面拓寬資金籌措渠道,積極爭取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更多工商資本、社會資本投向鄉村振興領域,真正把政策的含金量轉化為農民群眾更多的獲得感。
四是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三農”工作隊伍。選拔出一批政治堅定、業務過硬、作風優良的農村干部,建立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通過政治上、待遇上的傾斜,招引一批公職人員、大學生村官、志愿者扎根農村工作。充分發揮農村經濟能人、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等鄉村人才作用,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全力提升鄉村振興工作水平。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