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態和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稟賦,創新實施了“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工作,致力于打通漢中綠色有機農產品進入高端市場通道,力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小康。在近日召開的漢臺區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期間,政協委員龍麗霞直指目前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在精準對接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建議暢通流通渠道,穩定產銷對接。

龍麗霞在調研中發現,漢臺區自2017年以來,在小農戶對接大市場中就著手了有益探索,成立了機構組織,制定出臺了《漢臺區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實施意見》,打造組建成立了漢臺區農產品貿易協會暨產銷聯盟,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農產品產銷對接不緊密,市場導向不精準,農產品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等核心問題仍未取得根本提升,菜花滯銷、農產品價低傷農等現象時有發生。”龍麗霞指出,政府要持續精準發力,定向施策,引導農業生產順應市場需求,以品牌打造為引領,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吸引力。
如何讓農產品產的出,產的好,賣得好?龍麗霞認為政策激勵機制很重要。“目前市區兩級財政對小農戶對接大市場沒有專項預算,未配套獎補資金,”她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配套資金,加大扶持獎勵力度,組織對接會、展覽會、交易會、網上對接等各類形式的產銷對接活動,引導協會、龍頭企業等發揮作用,組織農產品生產和流通主體交流銜接,帶動小農戶增收致富。
龍麗霞說,由于產地原因,農村電商扮演者重要作用,但調研中發現,農村電商人才依然缺乏,加之種養殖小農戶生產的大多是初級產品,又受季節因素、產品知名度等因素影響,導致農產品觸網率低,農產品流通線上線下交易缺乏互動,建議發揮電商平臺大數據優勢,形成交易品種、數量、價格和地區分布等產銷信息大數據,把需求更加直接、快速、準確地反饋到生產端,緩解產銷對接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
小農戶對接大市場是助推漢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一項惠民政策和有利措施。龍麗霞說,保障流通渠道暢通,穩定產銷對接,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精準對接,最終將有效緩解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促農增收,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發揮助推作用。(記者 謝昊天)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