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日前,省水利廳印發《陜西省水權交易管理辦法》,旨在利用市場手段推動水資源節約保護、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進資源環境要素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
《管理辦法》明確,用水權交易應當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目標導向、協同推進的原則,推動水資源要素暢通流動、高效配置。取水權交易的價格一般結合水資源稀缺程度、成本費用、合理收益、歷史交易價格等因素協商或競價確定,其中水資源稀缺程度主要考慮水資源稟賦條件、開發利用狀況等。成本費用主要包括節水投入、計量監測費用等。合理收益要根據節水投入回報、機會成本等確定。
《管理辦法》指出,用以交易的用水權應當是已通過江河水量分配的可用水量、地下水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非常規水經處理達到特定水質標準可穩定供給用戶的水量、取水許可明確的取水權等,并具備相應的工程條件和計量監測能力。全省范圍內的用水權交易應當通過國家水權交易平臺——陜西省水權交易大廳進行。其中,跨水資源一級區、跨省區的區域水權交易、流域管理機構審批的取水權交易、水資源超載地區的用水權交易原則上在國家水權交易平臺進行。鼓勵灌溉用水戶水權交易通過用水權交易App便攜開展。
《管理辦法》鼓勵創新交易措施,探索開展公共供水管網用戶用水權交易、非常規水資源的用水權交易、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用水權交易、實現生態保護補償的用水權交易、用水權質押等多種形式的用水權交易;在水資源嚴重短缺和超載地區探索實行用水權有償出讓,新增工業用水原則上應當在用水權交易市場有償取得。
“開展用水權交易的各方應當建設計量監測設施,建立計量管理制度,依法開展量值溯源,確保數據準確可靠。”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徐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