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港新城這片承載著“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夢想的土地上,韓少輝用三十載光陰堅守航空維修一線。他從對飛機的好奇與向往出發,深耕航空部附件維修領域,以精湛技藝成為業界公認的“快刀手”和“多面手”,用團隊協作鑄就技術革新傳奇。

初心萌發 與航空維修結緣
1993年,從天津民航學院電子專業畢業的韓少輝,懷揣著對航空業的好奇與憧憬,踏入民航維修領域。“三十年前看到飛機覺得特別新鮮,那種神秘感讓我有強烈的探究沖動。”這份純粹的熱愛,讓他在填報專業時毅然選擇了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也為三十年的堅守埋下了伏筆。
初入行業,韓少輝從最基礎的航線維護工作做起。機場跑道旁,飛機一落地,他就和團隊立刻投入檢查與維修,只為保障每架飛機都能順利出港。“外場工作講究的是高效精準,容不得半點馬虎。”后來,他又轉入內場維修,接手那些外場難以解決的復雜故障,將“難題”帶回車間潛心鉆研。從外場維保到內場維修,兩種崗位的歷練讓他全面掌握了航空維修的核心邏輯,也練就“不放過任何細節”的職業素養。

匠心淬煉 “快刀手”的成名之路
“航空維修沒有捷徑,就是要勤快,要做到勤學、勤看、勤問、勤干。”這是韓少輝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三十年如一日的行動準則。面對機載電子設備的新、偏、雜疑難故障,他總能快速定位問題、果斷排除,“快刀手”“多面手”的稱號在行業內廣為流傳。
為破解國外維保壟斷,他放棄無數休息日,查閱各種資料,深入鉆研各型飛機維修手冊。“飛機的維修成本遠遠大于購買成本,我就是要做到‘我能修,我來修’。”憑著這股韌勁,他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飛行控制組件(FCU)、飛行警告計算機(FWC)、近地警告計算機(GPWC)等多個實驗臺,實現了自制機載計算機試驗臺零的突破,不僅節約近百萬美元設備購置費用,每年還能創造200多萬元產值。
深耕維修多年,韓少輝總結出一套經實踐檢驗的實用高效工作方法。如技術攻關六步法、故障排除二十四字訣等,這些“獨門武功秘籍”不僅凝結著他對維修工作的深刻洞察,更生動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為他贏得了行業內外的高度認可——韓少輝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民航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東航首席技師”等多項榮譽。

薪火相傳 工作室里的團隊力量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無限的。”2013年,韓少輝勞模團隊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他的初心很純粹,就是發揮引領作用,讓維修技術代代相傳。如今十二年過去,工作室已培養出30多名優秀骨干,涵蓋電子、機械等多個專業,成為技術攻關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
在團隊管理上,韓少輝工作室推行梯隊式培養模式,讓新員工從基礎做起,逐步成長為熟練工、骨干乃至專家。遇到棘手問題,不同專業的成員集思廣益、共同鉆研,形成了“凝聚智慧合力,拓展修理空間”的團隊氛圍。截至目前,工作室已完成70多項技術革新項目,平均每年創造約1800萬元維修產值,16項技術成果落地見效,將勞模文化成功轉化為安全生產的強大動力。“故障千變萬化,創新永無止境”,這句工作室的口號,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維修人員奮勇爭先。
與城共生 見證空港新城三十年蝶變
“我從畢業就來到這里,親眼看著空港從一座機場變成一座功能完善的城市。”韓少輝的三十年職業生涯,見證了空港新城的發展、變遷。作為“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空港新城以臨空產業為核心引擎,匯聚航空制造、物流運輸、航空服務等領域優質企業,構建起聚焦航空經濟的產業集聚高地,這讓深耕航空維修的韓少輝倍感振奮。
更讓他安心的是空港新城的人才服務。“住房、教育、醫療都安排得很周到,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完善的保障體系,讓像韓少輝這樣的高層次人才能夠扎根空港、安心創業。作為空港新城最早被認定為西安市C類高層次人才,他希望通過新城搭建的平臺結識更多行業精英,在交流中汲取經驗、提升自我,實現個人成長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
三十載春秋,韓少輝用匠心守護長空安全,用傳承培育行業新人,用堅守見證城市成長。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已扎根空港、逐夢長空,讓匠心之花在這片熱土上持續綻放。(張楚翌 張雅云)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