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慰問老兵活動。(受訪單位供圖)
記者 王佳玥
今年4月,經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命名,西安市成功獲評“全國雙擁模范城”。這是自該評選開展以來,西安市連續十次將這份承載著軍民魚水深情的崇高榮譽攬入懷中,彰顯了這座城市深厚的雙擁傳統和扎實的工作成效。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西安長期以來雙擁工作的極大肯定,更是對我們未來進一步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的有力鞭策。”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好、服務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發揮好、權益維護好’的重要指示,全力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精準安置
助力退役軍人邁好轉型第一步
“退役軍人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把他們安置好、使用好,是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該負責人介紹,西安市著力在高效安置與精準就業上雙管齊下。為此,全市不斷完善軍地銜接、批次移交、分類安置機制。據了解,今年已舉辦《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及相關政策業務培訓,軍地雙方130余名專職工作人員參訓,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接收環節,西安市有序接收了包括逐月領取退役金退役軍人、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等在內的各類退役軍人,并常態化移交安置軍隊退休人員,做到“應接盡接”。在安置服務方面,充分發揮機關事業單位主渠道作用,同時協調國有企業提供優質崗位。“我們聚焦人崗相適,努力讓每一位退役軍人都能找到發揮所長的舞臺。”該負責人說。
暖心服務
營造全社會尊崇優待濃厚氛圍
“讓尊崇之光照進退役軍人的日常,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建成覆蓋市、區、街、社區四級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3660個,并創新打造了17個紅色服務站和27個社會化站點,服務網絡越織越密。
政策保障是基礎。西安市出臺了《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推動“一站式”住院結算服務落地。同時,跨部門協調機制有效運行,統一了殘疾退役軍人社會待遇的申領流程。待遇落實是關鍵,截至目前,全市已發放各類優待證37.3萬張,各類撫恤補助資金、義務兵家庭優待金均及時足額發放。
尊崇氛圍需要持續營造。西安市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活動,如“文化進軍營”75場、“四送”進軍營31場。駐地部隊也積極舉辦開放日、國防講座15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軍地聯合慶送立功喜報121場,送達喜報280份,并通過官方平臺公布了829名2024年度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名單。
鑄魂育人
引導退役軍人永葆本色續寫榮光
“退役不褪色,轉崗不轉志。加強教育引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角色轉換,至關重要。”該負責人強調。西安市注重加強退役軍人黨員的教育管理,做好組織關系轉接,并通過特色主題活動堅定其理想信念。在教育培訓方面,構建了適應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學歷教育相結合的體系。
“我們努力上好退役‘第一課’。”據介紹,今年已組織542名退役士兵參加網絡適應性培訓,并輔以豐富的線下教學。職業技能培訓持續提質擴容,24所承訓機構開設了95個市場前景好、適合退役士兵的專業,吸引了209人報名。學歷教育方面,有478名退役大學生士兵享受專升本優待政策,205人順利復學。
弘揚英烈精神亦是重要一環。通過規范管理烈士紀念設施、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組織英烈故事“五進”宣講82場次等方式,紅色基因得以傳承。同時,大力選樹“最美退役軍人”等典型,并持續推進“老兵口述歷史”項目,用身邊人身邊事激發奮進力量。
搭建舞臺
激發退役軍人服務社會內生動力
“安置好、服務好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作用發揮好,成為建設國家的重要力量。”該負責人表示。西安市積極為退役軍人搭建就業創業平臺。市、區兩級聯動,今年已組織招聘活動27場,提供崗位1.7萬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3440人。例如,在“戎裝歸故里職場立新功”專場招聘中,451家企業提供7073個崗位,吸引超6000名退役軍人參與。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449名符合條件退役士兵落實公考加分政策。通過“訪企拓崗”等活動,向22家民營企業推介退役軍人優勢,暢通就業渠道。此外,還對8.1萬戶退役軍人市場主體進行摸底,精準宣講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創業創新。
在基層治理和志愿服務領域,退役軍人更是大放異彩。他們活躍在網格管理、矛盾調解一線,眾多“兵支書”“兵委員”成為鄉村振興帶頭人。全市647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近1.6萬名志愿者常年活躍,碑林區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累計服務超7萬人次,榮獲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稱號;市軍休干部“兵心宣講團”開展志愿宣講200場次,受眾達10萬人,品牌效應顯著。
維護權益
紓困解難傳遞組織關懷溫度
“維護好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是穩軍心、固長城的暖心工程。”該負責人介紹,西安市不斷完善幫扶援助機制。常態化聯系走訪退役軍人7.7萬人次,在重要節日開展專項慰問,如“情系英烈屬”活動和抗日老兵慰問等,傳遞組織溫暖。
針對困難退役軍人,通過物資發放、就業指導、醫療幫助等方式幫扶2.45萬人次。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為90名困難對象發放幫扶資金64.4萬元。同時,依托全市17家法律援助工作站,構建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網絡,為其提供堅實法律后盾。
服務退役軍人,也著眼于服務其背后的強軍事業。西安市著力健全軍地“雙清單”制度,積極協調解決部隊實際問題。深入開展“四送”進軍營活動31場,扎實做好隨軍家屬安置、軍人子女教育優待等工作,全力解除官兵后顧之憂。
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堅持改革創新,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退役軍人事務工作再創佳績,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為西安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開展慰問老兵活動
維護權益 紓困解難傳遞組織關懷溫度
“維護好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是穩軍心、固長城的暖心工程。”該負責人介紹,西安市不斷完善幫扶援助機制。常態化聯系走訪退役軍人7.7萬人次,在重要節日開展專項慰問,如“情系英烈屬”活動和抗日老兵慰問等,傳遞組織溫暖。
針對困難退役軍人,通過物資發放、就業指導、醫療幫助等方式幫扶2.45萬人次。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為90名困難對象發放幫扶資金64.4萬元。同時,依托全市17家法律援助工作站,構建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網絡,為其提供堅實法律后盾。
服務退役軍人,也著眼于服務其背后的強軍事業。西安市著力健全軍地“雙清單”制度,積極協調解決部隊實際問題。深入開展“四送”進軍營活動31場,扎實做好隨軍家屬安置、軍人子女教育優待等工作,全力解除官兵后顧之憂。
“十連冠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堅持改革創新,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退役軍人工作再創佳績,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為西安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