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璠
記者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鐵路局”)獲悉,截至9月3日18時,西安鐵路局2025年累計發送旅客超過1億人次,達10024.8萬人次,較去年突破1億人次提前了6天、同比增長1.8%,創同期歷史新高。
從上半年的穩健增長到暑運的強勁沖刺,西安鐵路局緊扣旅客出行和區域發展需要,以運力精準調配、服務暖心升級、經濟深度賦能的多元化舉措,既守護了億萬旅客的美好出行路,更以鐵路“引擎”之力拉動文旅消費、激發市場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堅實動能。
運量連創新高 關鍵節點運輸數據屢破紀錄
今年以來,陜西鐵路客流持續高位運行,關鍵節點運輸數據屢破紀錄。上半年全局累計發送旅客6971萬人次,日均38.5萬人次,同比增長2.2%;暑運62天再添“成績單”,累計發送旅客2957.2萬人次,日均47.7萬人次,同比增長1.2%,刷新同期最高紀錄。
重點假期運輸成效尤為突出。春運累計發送旅客1741.7萬人次,日均43.5萬人次,同比增長2.7%;“五一”假期更是迎來爆發式增長,累計發送513.7萬人次,日均64.2萬人次,同比增長8.2%。5月1日單日發送83.5萬人次,一舉刷新西安鐵路局歷史最高紀錄。
服務質效雙升 單人次安檢耗時縮短至8秒
線路網絡也在持續加密拓展。向南首開西安北至香港西九龍高鐵,截至8月底累計發送旅客超136萬人次,成為陜港經濟文化交流“流動橋梁”;增開西安北至長沙高鐵,首次直達武隆、張家界、常德等景區;向北借助烏大、大西高鐵全線貫通,動車組輻射范圍擴大至張家口、烏蘭察布,打通北京方向第二通道;向東新增西安北至日照高鐵,較既有線路節省44分鐘至1.5小時;向西將西安北至寶雞南、彬州東列車分別延長至天水南、慶陽,強化關天經濟圈聯系,陜西鐵路“四向輻射”格局進一步完善。省內則實現“公交化”覆蓋,西成高鐵日均160趟動車往來西安與漢中,最快70分鐘可達。
從購票、安檢到候車、接駁,西安鐵路局以“人性化+數字化”雙輪驅動,全流程優化服務舉措。
西安站投用數字客流預警系統,通過AI攝像頭實時監測進站口流量,AI智能判圖系統違禁品識別率超99%,單個安檢口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至5萬人次;引入腿部安檢儀,單人次安檢耗時縮短至8秒,效率提升30%。
鐵旅融合發力銀發旅游專列引領出行新風尚
以“鐵路+”為紐帶,西安鐵路局精準對接銀發經濟、文旅消費、特色場景需求,既打造現象級出行體驗,更成為區域經濟復蘇的“助推器”。
銀發旅游專列引領出行新風尚。積極響應國家“增開銀發旅游列車”號召,全年累計開行銀發旅游專列59列,服務旅客超3.3萬人次。打造“環秦嶺”“三秦四季·清涼銅川”省內專列等,通過“多地收客、一線串聯”模式,將服務延伸至陜北、陜南等地。“月月開行、趟趟不重復”的“環秦嶺”銀發旅游專列成為不少陜西銀發旅客的出行首選。
除了以老年群體為主的銀發旅游專列外,西安鐵路局還深化“鐵旅”融合,打造更多定制化、多元化的旅游列車品牌。開行“坐著火車游寶雞”“暢游關中平原”等旅游專線70列,覆蓋冰雪游、廟會游等場景。
特色場景服務精準對接消費熱點。針對演唱會經濟,西安北站開行至北京、上海、成都夜間“歌迷專列”,在候車大廳及車廂內打造音樂主題空間,滿足歌迷異地觀演返程需求;針對體育經濟,渭南站為8趟球迷專列開辟“站臺-公交”無縫換乘通道。
西安鐵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精準匹配客流變化,運用精益管理理念,繼續優化“一日一圖”調度機制,通過12306網站、客戶端等渠道實時更新列車開行信息,持續深化“鐵路+文旅”融合、升級服務設施,以更充足的運力、更優質的服務,為“流動中國”注入更強陜西鐵路動能。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