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玥 實習生 張梓涵
8月12日,西安市婦聯攜手西咸新區婦聯啟動“花開渭水·巾幗聲韻”全媒體采風活動,記者團和婦女代表深入四家“秦創原·巾幗灣”重點支持企業,見證女性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文化傳承中譜寫的動人篇章。
迪泰克實驗室
見證中國高端探測器“破冰”
“這就是讓傳統CT跨入光子計數時代的‘眼睛’。”在陜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西安市女性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獲得者辛元娟作為系統研發部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了國內首款應用于新一代光子計數能譜CT。這塊國內首創的碲鋅鎘光子計數探測模塊,像素尺寸僅0.1毫米,卻能讓CT成像清晰度躍升84.5%,輻射劑量減少40%- 90%,“醫生能看清肺部0.1毫米的微小結節,更能通過彩色成像識別鈣化斑塊和碘對比劑——這是傳統CT無法實現的精準診斷。”辛元娟介紹。
“從技術攻堅到產業化,婦聯始終是堅實后盾。”辛元娟指著創新創業大賽獎杯感慨,“大賽推薦讓資本主動找上門,‘巾幗科技人才庫’更幫我們對接了航天醫療領域的戰略伙伴。”
干細胞實驗室
看深低溫技術如何“暫停”生命
“這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液氮罐升騰的白霧中,一條冰凍的金魚被放入細胞液,突然擺尾游動。陜西干細胞工程有限公司實驗室里,采風團成員們發出驚嘆。
“-196℃液氮使魚體表層瞬間凍結,但細胞結構未被破壞。”陜西干細胞工程有限公司實驗室主任兼研發部經理夏潔芳揭秘實驗后,將話題轉向更震撼的革新,“團隊通過革新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凍存工藝,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制備流程從傳統的臍帶組織培養成細胞后再凍存,優化為直接凍存組織、按需復蘇培養模式,可大幅降低人力和物料成本、提升工藝質效。”她說。
這家投資1億元建設的銀豐生物西北總部,正構建從細胞存儲到臨床轉化的全鏈條平臺。“女性力量是核心引擎。”夏潔芳說,企業里女性占員工總數80%,從研發、管理到銷售崗位撐起企業脊梁。“金魚復蘇只是起點,我們終極目標是探索人類生命冷凍復蘇的可能,為絕癥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伊翡花房
千萬枝玫瑰背后的鄉村振興密碼
踏入陜西伊翡園藝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溫室,玫瑰的馥郁瞬間包裹了采風團。3萬平方米溫室里,傳感器實時調節著溫光水肥,枝頭飽滿的“洛神”玫瑰等待采收。“每枝花都帶著西安溫度走向世界。”伊翡園藝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花瑋在流水線旁介紹說。記者看到,女工們手指翻飛間完成分級、插保水棉、包裝工序,每年1450萬枝花從這里發往國內各大城市和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場。
“她們90%來自周邊村落,如今是科技農業的踐行者。”花瑋介紹,企業365天穩定產出A級玫瑰,2024年產值突破6000萬元。79名女性職工在401畝高標準農業基地中找到事業與家庭的平衡點。同時,“家風促企風”的理念也在企業已生根發芽,技能培訓讓農村婦女成長為質檢骨干,家庭教育講座讓媽媽們下班后能輔導孩子功課。二期規劃圖上,投資10億元的有機果蔬基地將帶動更多鄉村女性綻放光彩。
茯茶工廠
非遺工坊飄出國際茶香
在陜西右任故里茯磚茶有限公司廠區,巾幗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董事長馬紅艷掌心托起一塊茶香縈繞的茶磚。“2025年,我們的茯茶制作技藝剛列入西安市非遺。古法手筑108道工序融合現代控溫發酵,既保留‘金花’菌香,又讓醇厚口感穩定如一。”
壓制車間里,女工們正將蒸軟的茶葉填入模具,制成茶葉文創產品虎符和崇文塔。“這條日產2噸的現代化生產線,90%員工是周邊村的婦女。”馬紅艷說。記者注意到,展架上傳統磚茶旁陳列著便攜片茶、袋泡茶,甚至針對海外市場的調飲茶。“走出國門只是起點。”馬紅艷拿起印有雙語標識的禮盒說,“要讓陜西茯茶從渭水之濱香飄世界。”
曾是家庭主婦的王大姐已成長為拼配技師,她笑著向記者展示茶湯:“咱農村婦女的手藝,也能泡出國際范兒。”
據悉,下一步西安市婦聯、西咸新區婦聯將進一步擴大“秦創原·巾幗灣”品牌效應,以現有體系為基礎,促進服務提質擴面,依托“科技紅娘”隊伍服務女科技工作者,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繼續組織動員科技女性或集體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及巾幗電商等賽事,拓寬渠道助力女性科技工作者加強交流,增強品牌影響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