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寧
記者從西安擔保集團了解到,自2022年7月組建以來,該集團聚焦“國有擔保股權運營管理、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實施、重點領域項目融資增信”核心職能,以創新之姿持續強化金融供給。數據顯示,該集團授信規模達750億元,累計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擔保與融資服務超2000億元,覆蓋客戶24萬余戶,累計為科技型(秦創原)、“戰略新興”“專精特新”等重點產業提供擔保支持151余億元,促進社會新增就業崗位60余萬個。
普惠服務深耕實體末梢
破解小微企業、“三農”融資困境,關鍵在于打通金融“活水”的“灌溉渠道”。
西安擔保集團構建起多層次普惠金融生態網,積極推進“中-省-市-區(縣)”四級政擔體系建設,有效將政策性金融活水精準“擔”向田間地頭,潤澤西安現代農業發展、賦能全市鄉村振興。
暢通銀擔“微循環”也是創新發力點。西安擔保集團橫向打通銀擔合作壁壘,與36家銀行建立高效協同機制,創新推出“單一集團授信+二八風險分擔+零保證金”模式,2024年末授信總額達750億元。
為精準觸達需求末端,西安擔保集團在經開、高新等發展熱土設立駐區業務部,繪制覆蓋全市14個區縣近800個園區的《科技企業地圖》,創新“1+1+N”服務模式實現融資對接精準化。
這些舉措的直接受益者是萬千市場主體。“擔保集團主動研判經營情況,將信貸額度從200萬元提升至500萬元,并協助申請貼息。”西安正達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饒艷說,獲得資金支持后,企業建成自動化生產基地,并成功進駐多家頭部電商平臺。
數據顯示,2024年集團新增擔保業務90%流向小微企業與“三農”,“西銀e擔”等百余款定制產品的“精準供給”,切實緩解了各類實體融資痛點。
硬科技企業的金融破壁者
面對科創企業“輕資產、融資難”的困境,西安擔保集團以創新擔保模式破局。
西安特來電領充新能源這家科創企業,在創業初期遭遇資金瓶頸,西安擔保集團通過調研精準把握其“輕資產、重研發”特質,大膽創新設計出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反擔保方案,累計提供6000萬元低息擔保,助推企業營收從3000萬元躍升至近2億元,充電網絡布局全國300城。類似案例,在四聯智能、辰安電氣等科創企業成長中不斷復現。
針對科創全生命周期需求,西安擔保集團打造“5+N”產品體系,開發“人才擔”“創投擔”等20余款專屬產品。
西安擔保集團和旗下西投保連續三次獲評雙主體AAA信用評級的努力成果,使得該集團在直接融資領域得以拓展更大想象空間: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全國首單技術產權資產支持票據(ABN)成功發行、西北首單知識產權資產支持證券(ABS),獲批20億元技術產權ABS及10億元ABN儲架額度,開辟科技企業資本市場新通路。
為強化創新磁場,該集團于2024年10月推出《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十項重點措施》,通過擴大范圍、提升額度、優化評審等舉措,已為秦創原、專精特新等領域注入超150億元擔保。服務持續升級。
今年4月,西安擔保集團為西影集團5億元定向融資工具提供增信,創下融資成本新低,以金融力量助推文化興市戰略。
今年6月,西安擔保集團聯合中債信用增進公司以“央地風險共擔”模式,為中科創星全國首單4億元民營創投科創債提供增信,創下3.58倍超額認購和2.10%票面利率的資本市場新紀錄。
在非融擔保領域,西安擔保集團持續發力,建立重點項目“白名單”,累計出具投標、履約等保函2000余筆,擔保額150億元,為企業節省成本5億元。通過深化與省市部門及金融國企聯動,創新“擔保+信托+政府引導基金”服務模式,實現財政金融資源優化配置。
西安擔保集團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表示,未來將持續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驅動發展,以風控筑牢根基,以服務創造價值,擔保活水更深浸潤產業沃土,為西安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