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陜西意拓量子晨體驗中心銷售人員在給消費者介紹新能源汽車。
編者按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是穩經濟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我省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促消費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支撐,出臺了一系列舉措,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促消費活動,多措并舉激發消費活力,全省消費市場持續回暖,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我省消費市場新特點、新業態,展現消費市場新活力、新趨勢、新作為。
西安市民張黎最近想給家里再添置一輛新能源汽車,連日來在幾大品牌4S店之間穿梭。“知道新能源汽車賣得火,但沒想到這么火,基本都沒有現車,要等1個月甚至3個月以上。”張黎說。后來,急于用車的她買了一輛展車。
今年以來,在油價一路上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凸顯。“五一”假期,盡管受疫情影響,恢復正常營業沒多久,但位于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陜西意秦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汽車銷量仍達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 熱銷能否持續
賣了十幾年燃油車的侯小波,去年做了奇瑞新能源汽車的一級代理。
“‘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是長期趨勢。從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來看,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均出現大幅增長。4月雖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環比有所下降,但同比仍保持了較快增長,全年有望延續這一態勢。”5月19日,西安中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小波說。
根據公安部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89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724.5萬輛。一季度,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1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總量的16.91%,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4.4萬輛,增長138.2%,呈高速增長態勢。
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來,西安西部國際車城燃油車銷量逐月下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能源汽車銷量逐月上升。
“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智,更追求性價比。我們店的熱銷車型售價在4萬元至10萬元,整個市場熱銷的也是售價10萬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車,購買這個價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主要是為了代步。以養車費用來說,奇瑞小螞蟻每百公里快充最高耗電10度,1度電高峰期1.2元,10度電也就12元,而10萬元左右的經濟型燃油轎車百公里耗油9升,需要花費80多元,兩者的價格差異顯而易見,加之受到新能源汽車漲價和油價持續上漲的影響,很多消費者的購車計劃也提前了。”侯小波說。
當前,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芯片短缺現狀仍將持續,這對終端整車價格的影響在短期內很難消除。另外,油價的大幅上漲也讓新能源車的優勢更加凸顯,消費需求得到激發,無論是增購需求,還是首購和換購需求,都在加快對體量龐大的燃油車市場的替代。
■ 市場前景看好
隨著“雙碳”目標的實施,新能源汽車顯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不僅銷量增長,價格也隨之上漲。3月以來,國內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型近40款。多數新能源車企今年已陸續完成2至3輪漲價。然而,售價的調整并未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自主新能源品牌汽車的銷量仍處在攀升態勢,且提車周期都在1至2個月,甚至更長。以比亞迪為例,今年進行了兩輪價格調整。
“新能源汽車價格的連續上漲,主要是受產業周期、疫情、國際局勢緊張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汽車制造業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陜西意秦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國強說。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等。這些原材料價格受鋰、鎳、鈷等大宗商品以及化工原料價格影響較大。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與去年初相比,僅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平均價格就上漲了108.9%,動力電池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最終傳導至新能源汽車整車。
5月23日,正在西安量子晨雙創產業園大眾新能源汽車銷售店內看車的市民尤旭說:“盡管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但是從用車費用低廉且不限號又綠色環保這些方面看,即使價格上漲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2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9%和44.6%;前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0.5萬輛和155.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總體表現較好。
為穩定和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西安市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同時加大新能源公交車的替換力度。
在剛剛結束的西安市第四屆“雙品網購節”專場活動中,各大汽車銷售商紛紛開展探店、直播活動,線上派發福利,宣講優惠措施,不斷挖掘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潛力。西安市商務局對重點銷售企業監測顯示,新能源汽車消費同比增長179.7%。
■ 充電樁建設仍需加把勁
“買車的時候慶幸提了現車,沒想到安裝充電樁卻遇到了麻煩。”張黎無奈地說,“小區物業不讓安裝充電樁,理由是電容不足、端口不夠,容易造成跳閘。”
“我是前年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當時充電樁基本不用等。現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加之車主都是下班以后才能去給車充電,基本每次都要排隊,等待的時間加上充電時間得將近兩小時,一來一回真是耽誤時間。”西安市民李文濤說,“現在氣溫高還好,到了冬天電池電量掉得快,需要增加充電頻次,本就不寬裕的充電樁資源基本靠‘搶’。”
充電樁一頭連著用戶,一頭連著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帶動著充電樁的布局建設,而充電樁的不足同樣也影響著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2020年,西安市出臺了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宜、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確保滿足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需求。同時,西安市建立相對完善的標準規范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
雖然我省充電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但充電設施不足仍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受限于車位不足、電力增容難,私人充電樁安裝率偏低;另一方面,充電樁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導致充電便利性不夠,影響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充電體驗和獲得感,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國家電網的充電樁建設相關數據,每投資1元建設充電樁,可帶動7倍多的新能源汽車消費,溢出效應明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保障,加快充電樁建設,不僅有助于改善充電體驗,激發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還有利于推動汽車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交通和能源轉型。(記者 徐穎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