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榮)3月4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三線一單”工作開展情況。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12個市(區)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已全部發布,至此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全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建立。
“三線一單”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三線一單”的目的在于為區域內的資源開發、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項目引進等提供“綠色標尺”,促進產業發展與環境承載能力相結合,倒逼企業等主體走上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之路。
我省于2020年年底完成省級“三線一單”成果編制和發布工作。2021年的重點工作是推動“三線一單”市級成果的落地應用。通過省、市層面探索“三線一單”在政策制定、環境準入、園區管理、執法監管等方面的實踐,形成了一批應用案例。全省在“三線一單”工作中表現突出的4個集體和20名個人也受到了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去年以來,我省推動榆林市納入國家“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試點城市;靖邊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國家第一批產業園區碳排放評價試點名單;我省作為西部唯一省區納入國家煤化工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
據了解,2021年,省生態環境廳共完成66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涉及投資約199.3億元。對不符合環保政策或環評文件質量要求的7個項目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全省共審批項目環評3304個,其中省級66個、市級604個、縣級2634個,涉及投資約4020.7億元。與此同時,對全省煤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六個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環評審批權限進行了調整,進一步嚴把環評審批關口,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目前,我省已將煤電行業納入試點,確定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項目、神木神信熱電有限公司一期等4個項目組織開展碳排放評價,目前4個項目包括碳評價內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已編制完成。預計今年6月將形成兩個行業的碳排放量測算辦法、碳排放水平評價標準等試點成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