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府谷縣立足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的內涵要求,著力在政策環境、發展空間、文化認同、人居環境等方面創建區域最優人才生態圈,為引進高端人才、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提供基礎保障。
制定政策顯“初心”。“走,到府谷教書去!”校園招聘會上,教育部直屬六所免費師范生興趣盎然地商量著。以往幾乎無人問津的府谷招生席前聚滿了求職的優秀畢業生。這就得益于去年新出臺的教育人才新政:免費師范生簽約府谷,將獲得35-45萬元不等的一次性安置費和后續生活補貼費。過去幾年,府谷很難招到免費師范生,然而破解教育質量難題已經刻不容緩,為此,縣政府決定不攀比其他地方優先引進博士、碩士等高端人才的做法,先立足實際需要,補齊基礎人才短板,以引進來、留得住為根本落腳點,從教育領域求突破,創設良好的政策生態。
固本培元現“匠心”。為了建設好六支高效人才隊伍,府谷縣根據每支隊伍的不同特點和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如在企業人才培養方面,為了促進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制度過渡,實施“企業職業經理人培育工程”和“企業家戰略思維拓展工程”;為了助推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發展,實施“工程師孵化培育工程”和“‘府谷工匠’鍛造工程”。目前,府谷建成各級各類人才平臺125個、基礎人才信息庫12個、高端人才智庫5個。去年,在259名本土人才培訓師資的基礎上,特邀35名國內知名專家授課,舉辦人才培訓102期,累計培訓15000余人次。
融入文化獻“愛心”。為了讓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盡快融入“寬厚、務實、爭先、共享”的府谷精神文化,引才的每個環節和后續跟蹤管理服務都盡顯人文關懷。從縣委人才辦貼心細心的高效服務(如審核檔案后,為了防止來回郵寄丟失檔案,主動提供檔案寄存服務等),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親自主持引才座談會等思想交流活動,再到引才單位為人才量身定制的服務套餐(提供優質宿舍公寓、滿足個人發展需求等)。除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讓人才感受到溫暖,在重要節假日還舉辦聯誼、慰問等活動,促進人才融入本土文化,增強身份認同感。
創設環境求“舒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引領,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府谷縣通過調查問卷、走訪等方式收集人才最關心的工作、生活小事,協調相關部門、社區協助解決。如在職稱評定中向高層次人才、市縣管專家傾斜,專家的孩子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擇校權,社區協助照料家庭成員等。通過解決人才反映最集中的房子、孩子、本子、票子等關鍵小事,打通人才工作的痛點難點堵點,激起一池春水獻力府谷發展。目前,府谷人才服務正在向數字化轉型,智能化、信息化、系統化的“智慧人才”平臺建設,將進一步提升人才服務效率,改善人才服務體驗,不斷提高人才首位度、集聚度和貢獻度。(通訊員 郝瑞)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