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來昌榮)11月17日,安康市政府召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商務局、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情況。
“2020年安康市共實現進出口總值10.09億元,較‘十二五’末的2.95億元,增長了3.4倍,同比增長14.49%。”市商務局二級調研員陳濤介紹,近年來,安康市商務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自覺夯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政治責任,聚焦跨境貿易,全力營造一流的外貿通關及投資環境,全市外貿進出口穩步發展,商務系統營商環境水平不斷優化提升。
安康積極落實企業幫辦制,為外貿企業從注冊、外貿備案、海關登記、口岸卡申請、外匯開戶等環節提供跟蹤服務,實現全程幫辦。同時,積極為企業搭建平臺,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東盟博覽會、進口博覽會等市場開拓活動,幫助企業通過展會進行產品和品牌推廣;開放合作平臺推進力度,恒口示范區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平利、漢陰工業集中區成功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申請設立安康海關及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獲省政府同意,目前正按照相關標準積極開展評估論證,完善申報材料。
在外商投資便利化方面,安康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強化商務、市場監管、外匯等部門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外商投資企業信息跨層級、跨部門共享;對涉及外商投資企業檢查事項采取“清單式”管理制度,嚴格兌現對境外投資者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招商引資活動中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及其投資者權益。
在跨境貿易服務方面,積極了解企業發展狀況與實際困難,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物資出口、茶葉出口通關政策宣講,有力促進了平利縣輝煌服飾制造有限公司和安康鑫海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非醫用口罩成功出口。2020年,全市茶葉出口居全省第一,貨值超1億元。
稅務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必然離不開“簡并流程、壓縮時限”。市稅務局總經濟師劉靖介紹,在流程環節上,市稅務局推行不動產交易及稅費繳納的“五個一”辦理模式,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擴大即時辦結事項范圍,提供預約辦、一次辦、容缺辦等套餐式服務。在辦理時間上,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務注銷辦理時限壓縮到10個工作日內,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其他納稅人稅務注銷一般流程壓縮到5個工作日內,二三類企業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到6個工作日內。
今年6月1日起,安康市全面實行“十稅合一”合并申報機制,實現多稅種一張報表、一次申報、一次繳款、一張憑證,納稅人填報表單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數據項減少了三分之一,進一步減少納稅次數。
劉靖表示,通過精簡辦稅資料,簡并辦稅流程、優化辦稅模式、納稅人全年納稅次數縮減到7次以下,納稅時間全年累計壓縮到100個小時以內。到2023年,爭取全年納稅時間進一步縮減到70個小時以內。
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實實在在為企業“節流”的同時,安康市稅務局還堅持開展銀稅互動為企業“開源”。依托信用等級評定結果,聯合多家銀行推出“云稅貸”“稅務貸”“稅貸通”等金融產品,形成“稅務搭臺、銀行唱戲、企業受益”的互動模式,讓企業用納稅信用換得“真金白銀”,有力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今年1—3季度,全市通過銀稅互動發放貸款3.99億元,貸款戶數593戶。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