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唐冰 實習記者 來昌榮)為貫徹落實《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和《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優化創新創業生態著力提升技術成果轉化能力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精神,10月27日,安康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安康市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細化相關工作及責任落實單位,強化工作考核評估,力爭推動該項工作取得實效。
搭建多層次創新平臺,推進企業行業技術創新。對經認定的省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和大學科技園給予50萬元獎勵補助,并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中予以優先支持:對經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創新聯合體、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創新試驗示范站、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資金補助;圍繞重點支柱產業和生態友好型產業設立專家工作站,可一次性給予設站單位10一20萬元獎勵補助。
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推進“兩鏈”深度融合。針對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難題,采用“揭榜掛帥”方式組織開展科研攻關,其中重大應急性共性技術攻關項目全部科研經費由市財政統籌安排,企業所在市、縣(市、區)政府分級承擔;其他揭榜掛帥項目以企業自籌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為主,根據供需雙方簽訂的技術(服務)合同核定揭榜掛帥項目科研經費總額,按照不超過科研經費總額30%、最高不超過30萬元給予補貼。促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各類科技成果與安康市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需求高效對接,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在安康或秦創原安康飛地孵化園轉移轉化。參考成果轉化企業納稅情況,成果轉化投產后前三年給予企業一定獎補;其他政策按照《安康市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兌現落實。
加快培育多元化孵化平臺,著力打造立體聯動孵化器。對企業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設立的研究院、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按照實際投資的2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給予后補助;支持重點企業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投資建設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按照建設投資總額的10%給予投資方一次性補助;建成投運后,運營機構每成功孵化一個企業并在安康落地生產的,給予運營機構10萬元獎補;在安康或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每轉化落地一項科技成果,給予運營機構項目實際投資額的1%獎補;每引進一個高層次和緊缺特殊人才,按照相應人才引進獎補標準的5%對運營機構進行獎勵,所需資金由市級財政統籌安排,企業或單位所在市、縣(市、區)政府分級承擔。對建成并投入良性運營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的補助。落實孵化機構稅收優惠政策,開展各類創新創業賽事活動,搭建多種形式、經常性的路演對接平臺,促進創投風投機構與創新創業者、創業企業深度對接合作。引入財務會計、法律商務、人力資源、金融證券、風險投資等各類專業服務機構,為安康市創新創業提供標準化、專業化、一站式的綜合服務。
建立梯度培育機制,打造創新型企業集群。對經認定的市級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科技型小微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3萬元一次性科研資金補助。對首次通過國家備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并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給予1萬元補助,連續三年備案再給予1萬元補助,并在項目申報和政策方面予以優先支持。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給予20萬元資金獎補,所需資金由市級財政統籌安排,企業所在市、縣(市、區)政府分級承擔。鼓勵高新技術企業所在縣(市、區)給予配套獎勵補貼。
加快科技人才聚集,構筑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全力打造高水平技術經理人隊伍、“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新雙創”隊伍。激勵重點行業和企業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通過項目開發、技術合作、課題合作、兼職引進等方式柔性引才,用人單位可申報柔性引才津貼。對引進來安或在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工作的高層次和緊缺特殊人才,按照《安康市高層次和緊缺特殊人才引進辦法》,給予最高100萬元的工作啟動經費、100萬元的安家補貼和10萬元的人才津貼。對在秦創原安康飛地孵化園創新創業且符合《安康市大力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資金補助的各類人才(團隊),可申報相關人才獎勵補助和綜合支持資金;入選陜西省“千人計劃”“特支計劃”“三秦學者創新團隊計劃”“三秦工匠計劃”的人才(團隊),按照省上資助金額的50%予以配套補助。
探索多元化投資渠道,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逐步提高科研經費投入的總體水平,全力支持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建設,將專項運營經費納入市級財政年度預算。積極爭取秦創原天使基金、成長基金支持,全面加強與各類金融機構聯系對接,引導更多金融產品服務科技型企業。按照專業化規范化原則,管好用好“安康市循環經濟產業科技創新基金”和“安康貧困地區(科技)產業發展基金”,促其健康發展、穩步壯大,在支持全市科技型企業創新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創新服務體系。打造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構建聯接上下、網格化、數字化科技信息和共享服務平臺。設立秦創原(安康)創新促進中心,配強專業人員,推動“政產學研金”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搭建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橋梁紐帶。
強化考核與評估,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成立安康市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將秦創原工作成效列入市對縣(市、區)和部門綜合目標責任考核。實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按季度排名,定期對各縣(市、區)、各部門工作進展情況予以通報,激發創新活力,深入挖掘創新創業典型案例,加強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宣傳,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