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冰)7月21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據漢中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燁介紹,“十三五”時期,漢中市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分別增長6.7%、8.1%、9.3%和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陣,生產總值突破1500億元大關,是“十二五”末的1.54倍。
據介紹,2021年上半年,漢中市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4%,兩年平均增長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長1.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9%,兩年平均增長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5.7%,兩年平均增長3.4%,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仍居全省前列。
聚力綠色循環,漢中市扛牢生態環保責任,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堅決整治秦嶺區域118座小水電站,確保如期拆除、退出、整改到位;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漢江、嘉陵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標準,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至63.79%,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和省級生態文明城市。
與此同時,漢中市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樹起漢中生態品牌,打造了12條工業循環產業鏈、6條農業循環產業鏈,推動裝備制造、現代材料、綠色食藥等支柱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構建了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今年上半年,高新技術工業產值增長24.9%,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0%,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00.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16%。
張燁表示,當前,漢中市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先試,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召開數字經濟工作推進大會,制定《漢中市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謀劃數字興業、數字賦能、數字治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換道超車。“如今,我們不僅擁有綠色發展的底氣,更有綠色崛起的路徑,漢天藍、秦巴綠、漢水清已成為跨越發展的永恒堅守。”張燁說。
“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賦予漢中的戰略使命,也是漢中發展的重大機遇。目前,我們正在加快制定《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戰略規劃(2021—2035)》,做好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張燁介紹,漢中堅持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以區域中心城市牽引“三市”(即區域中心城市、生態經濟強市、幸福宜居名市)共建,以“四個在漢中”(即學研在漢中、醫養在漢中、旅居在漢中、興業在漢中)為總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產業新高地、城市新地標、核心聚集區,增強漢中的核心競爭力、創新引領力和輻射帶動力,打造陜甘川渝四省市地帶的區域中心城市。
以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為目標,漢中市布局了36個平臺,其中,中國科學院老專家技術中心漢中工作站、區域農產品生產交易中心、中藥材生產交易中心建設已初見成效,漢中學研小鎮等建設步伐正在加快推進;策劃項目7大類256個,其中200個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