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份以來,榆林市定邊縣楊井鎮持續高溫少雨,全鎮農作物普遍受旱情影響,尤以玉米受旱最為嚴重,眼下正是玉米生長期的拔節至抽穗關鍵時期,干旱嚴重可能會直接導致玉米枯死或嚴重減產。面對嚴峻的旱情形勢,楊井鎮黨委、政府積極應對,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抗旱保苗,在組織相關力量進行保障的同時,號召全鎮14個村黨支部帶領和組織村民開展好自救保苗工作,與村民形成合力,盡最大可能為農戶降低旱情帶來的損失。

在楊井鎮武峁子村,只見大片的玉米長勢很好,株高已有2米有余,但受高溫干旱天氣影響,玉米葉片已呈現出縮卷扭曲狀態,不少玉米根底部已有發黃趨勢,土壤嚴重缺水,掏挖十厘米左右,才能看到微濕土壤。武峁子村 2021年農田播種面積2萬余畝,其中玉米種植將近1萬畝,長時間的干旱,已致玉米極度缺水,已成為武峁子村民的燃眉之急。
7月14日,武峁子村率先響應楊井鎮黨委、政府的號召,組織全體村民和動員村內所有拉水車輛,開展自救保苗工作。

武峁子村黨支部書記高懷軍說:“今年春墑很好,我們村農戶種地積極性也很高,其中僅玉米種植就將近1萬畝,但7月份以來的持續高溫天氣,不少玉米已經面臨減產甚至枯死的可能,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農戶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玉米都減產絕收,我們必須要帶領農戶開展自救保苗工作,盡最大努力挽回農戶損失,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也是我的使命所在。”
為了有效進行抗旱自救,武峁子村積極協調水源和運水車輛,同時村干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積極為全村抗旱自救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武峁子村副主任陳建林自費為運水車輛提供價值1000余元輸水帶,武峁子村會計劉藝龍免費提供自家承包水庫水源及水泵等抽水設施,抽水所用電費一律由劉藝龍承擔。在他們的帶動和感召下,全村上下積極響應,紛紛參與到抗旱自救行動當中,有機井和水庫的免費貢獻自家水源,有運水車輛的只收取運輸燃油費,免費為農戶運送水源……,全村上下都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為整村的抗旱自救工作貢獻著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
武峁子村副主任陳建林說:“農民每年種地不容易,投資成本又大,作為一名村干部,在這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要挺身而出,鎮黨委、政府發出號召后,我們村干部立即行動起來,在我們的帶動下,全村的兩個水庫和一個機井承包戶都紛紛免費為農戶提供水源,不收取農戶一分錢,農戶有車輛的可自行前去拉水澆灌,農戶沒有車輛的,由參與到我們行動當中的6輛大型拉水車(每輛盛水量30立方米)進行送水服務,司機只向農戶收取80元每車的燃油費,除此之外,不再向農戶收取任何費用,以此來最大限度減少農戶負擔,發生的其他費用一律由我們村干部來承擔。”

隨著一車車水澆灌到玉米地里,只聽見那潺潺的流水聲,在玉米的壟間流淌,逐漸蔓延至整片玉米地,也讓這一片片玉米地的旱情得到了緩解。農戶楊文廣喜笑顏開的說道:“今年這玉米地都旱下去很深了,最近又沒有雨,再不澆水玉米恐怕是要旱死了,村上給我們組織的澆水,每車才收我們80塊錢,我們很是感激,我都63歲的人了,家里年輕人也都在外打工,家里又沒有拉水車,要是村上不管,我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玉米旱死了。”
截至到7月18日,武峁子村已澆灌完成250余畝玉米。武峁子村黨支部書記高懷軍說:“接下來這個天氣繼續干旱的話,我們的任務還很重,但是我們不怕,我們會持續合理安排好水源,以農戶自己拉運和大村組織拉運兩種辦法來有效緩解旱情;我們會著眼于為群眾辦實事的出發點,繼續為農戶辦實事、解難題,同時,也會根據旱情的發展形勢,適時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加強抗旱自救力量,來有效為我村百姓排除憂愁、解除困難,相信在我們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戰勝此次旱情。”(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張琰勝)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