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采集的空氣距離地面有多高?”“車速是否會影響尾氣監測的準確性?”“儀器掃描可以穿透多厚的土層?”“怎樣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有效利用?”……
6月24日,2021發現陜西城市之美鳳凰網智庫行走進西安高新區,以“智慧環保·生態高新”為主題進行了調研參觀。而以上的問題,正是政邦智庫高級研究員、聯合國環境署國際資源專家委員會秘書處前主任李少義對每一個所到之處的詳細了解。
VOCs自動監測站、汽車尾氣遙感監測設備、土壤快檢儀器……在看過這一系列科技輸出之后,李少義不禁為高新點贊:“一路下來,我感受到了西安高新區生態環保工作的專業和敬業,這些先進的科技手段為環境監測提供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不可否認的是,高新區在某些方面已經媲美國際上的先進做法。”

二刷高新 感受發展中的“不忘初心”
和去年一樣,2021“發現陜西城市之美”鳳凰網智庫行的首站來到了西安高新區,不一樣的是,去年來是冬天,今年再來是夏天。在談及兩次考察調研感受的時候,李少義表示,有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相同的是,不論去年還是今年,我都看到了西安高新區在為生態辦實事。”因為,像修建綠道、公園,監測空氣、水質,單從經濟方面來說不會有很大的收益,但從社會功能來看,是給老百姓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休閑場所,也在無形中給下一代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以及親近自然、呵護自然的良好氛圍。
“不同的是,一個是直觀的生態展示,一個是背后的科技力量。”李少義又補充道,“不論是直觀的呈現還是間接的保障,二者雖形式不同,但目標一致,都體現了西安高新區的不忘初心,為老百姓辦實事的自我要求。”

方向對了 下一步要做的是“更精細化”
當前,已到而立之年的西安高新區正處于“三次創業”、建設大西安首善區的重要階段,我們看到了錦業路的“城市天際線”,看到了高新區也以一己之力貢獻了西安萬億級GDP的四分之一。但高速發展的同時,高新區的環境質量非但沒有倒退,反而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在不斷收獲肉眼可見藍天的背后,是堅守了三十年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建設理念。
對此,李少義表示,通過高新區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整個西安乃至陜西很好地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論”,對于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把握的非常好,這些成果已經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同時,李少義提出,高新區在硬件設施方面已經做的很完善了,下一步要考慮如何精細化發展。他表示:“每一處綠道、公園、水景包括每一次環境監測的數據都應該讓老百姓感受到真正的實惠,比如,實現監測數據與社會網絡共享,完善便捷交通出行,增加孩子們戲水、老年人休息的地方等,這些精細化的功能實現就是高新區下一步應該考慮的。”
李少義還建議除了政府主導,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形成合力,讓這些花費人力、財力建設起來的硬件設施發揮最大的效益。“在這方面,還應當借助媒體的力量進行科普宣傳,講好生態故事、營造環保氛圍。”李少義說。

產業轉型 提前布局抓住“雙碳機遇”
“在西安工作了這么多年才發現,我們公司原來距離秦嶺那么近。”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圓桌會上,一位高新區企業代表的發言,引來“哄堂大笑”,但這些笑是所有人發自內心的贊同。畢竟,高新區的南擴已經無限接近秦嶺。去年278個優良天數的取得讓秦嶺的推窗可見變成常態。
面對如此顯著的環境改善,在聯合國參與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工作的李少義通過自己的國際視角也為西安高新區的下一步發展帶來了先進的理念。他講到,“城市化帶來生態資源集中利用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高新區在取得優質成果的同時要做到超前考慮,比如國際上提出的城市新陳代謝、綠色低碳循環城市等都應納入超前考慮范圍,要把城市當成有機的生命體來看,為與工業、產業的共生創造良好的生態。”
此外,李少義還特別提到了當前較為熱門的“雙碳”戰略——“碳達峰”與“碳中和”。他認為,由于“雙碳”行動,未來中國的整個產業結構將朝著“輕”和“新”的方向去發展。當前,中國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經占到世界的50%,而以科技產業發展為主的西安高新區可以提前布局,抓住未來的“雙碳”機遇。

有所期待 準備迎接未來的“高新驚喜”
調研途中,李少義半開玩笑的向西安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局長高云天拋出了一個問題:“高新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感覺肩上的壓力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李少義心中早有了答案。西安高新區全長28公里的灃惠綠道串聯了多個景觀節點,融合了多個功能帶;一條條河湖重現美麗,構建起“水清岸綠、城水相依、人水相親” 的水生態系統……一系列生態環境的改善刺激了百姓提出更高的需求,這就對職能部門提出了更高的服務標準,兩者是不斷滾動上升的,當然也就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只有這樣,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才能久久為功,改善生態環境的步伐才會越走越堅定。
最后,李少義補充道,北京、深圳、上海、西安,分別引領著北方、南方、東部和西部的發展。近些年來,西安的發展尤其受到人們的關注,包括他在內,大家都對具有超前意識的西安高新區給予厚望,期待這里在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方面有所突破,不僅能夠走在全國前列,還能帶來更大的驚喜。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