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杜靜波)4月20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21年陜西法院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活動現場,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通報了2020年陜西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總體情況,發布了陜西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等,旨在形成宣傳陜西知識產權保護的主旋律,推動陜西省高質量發展,實現新時代追趕超越。
據介紹,2020年陜西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308件,審結5163件,5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典型案例、優秀裁判文書等。同時,2020年共調撤知識產權案件2822件,調撤率達到55.55%,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糾紛。
據了解,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希森三號”馬鈴薯植物新品種糾紛案入選2019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王洛賓音樂作品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糾紛案在第四屆全國知識產權優秀裁判文書評選中榮獲三等獎;白水杜康商業詆毀案被《中國知識產權指導案例評注》收錄;另有三起案件分別榮獲2020年度全國法院系統優秀案例分析二等獎、三等獎。
此外,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知識產權局、省貿促會及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絲路仲裁中心還簽署了《關于建立知識產權調解、仲裁優先推薦機制的框架協議》,旨在強化協同聯動,推廣“訴訟—行政裁決—仲裁—調解”多元解決方式,逐步形成訴仲對接、訴調對接、仲調對接有效銜接、有機融合、協同共治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