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生、患者、醫療設備不見面也能精準看病?隨時隨地共享影像數據、醫生遠程閱片正成為現實?新生的黑科技有沒有臨床價值、會不會替代人類醫生?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驚喜被大眾發現,隨之而來的疑問也亟待解答。

“發現陜西之美”鳳凰網國際智庫行之“發現活力之美”活動走進西安高新區盈谷科技有限公司
11月24日,奮力書寫十三五的“陜西答卷”——“發現陜西之美”鳳凰網國際智庫行之“發現活力之美”活動走進西安高新區,鳳凰網國際智庫專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與鳳凰網陜西團隊在高新區盈谷科技有限公司,結合其醫療信息化產品“醫真云”,通過實際案例與數據,分享交流了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現代醫療的助力與變革。、
在現場,一組數據引起智庫專家劉英的注意:“單日在線診療量達20萬、累計在線診療和手術超過9600萬、10分鐘完成的篩查縮短到僅僅5-17秒、肺結節探測準確率達95%.....“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就是5G+云+AI等新技術融合聚變給行業帶來的成長和裂變。

西安盈谷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的疫情給醫療行業帶來巨大考驗。醫真云醫學影像云平臺,聯合平臺權威專家通過遠程操作極速上線了“新冠肺炎專家義診直通車”服務和“CT病毒性肺炎檢測”智能輔助系統,為一線工作者提供穩定、便捷智能的服務平臺。在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時,零時差響應用戶需求、幫助醫生快速精準決策、構建嚴謹管控體系助力疫情防控。西安硬科技再次經受住疫情防控和業務實力的雙重考驗。“疫情期間積累的大量診療數據是平臺的寶貴資源,大數據在病毒溯源、疫情監測等方面為公共衛生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如何在未來深化醫療大數據應用并有效落地是行業亟需探討的問題。”智庫專家劉英說到。
事實上,醫真云AI服務在16項應用場景已解答這個問題,現代醫療數字化變革已經到來。

鳳凰網國際智庫行走進西安盈谷科技有限公司
肺結節是早期肺癌的表現形式,在我國癌癥死亡原因中,肺癌死亡率占第一位,肺癌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能極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存活率,對肺結節的篩查極其重要。“醫療數據極速膨脹,而且80%是視頻、音頻、圖片等非結構化的數據,假設醫院每天接待100例肺結節篩查患者,放射科醫生每天至少需要閱讀2萬張影像,給醫生診療效率帶來很大壓力。現在在醫真云AI的輔助下,人工需要的10多分鐘完成的篩查縮短到僅僅5-17秒,診斷效率大大提高,同時肺結節探測準確率也將達到95%。”盈谷科技專家表示。

西安盈谷科技有限公司
據鳳凰網陜西了解,早在2017年,盈谷科技宣布針對肺結節AI服務將永遠免費,讓更多醫生和患者受益于此。此外,醫真云還集合臨床影像協同,精準全醫技工作及協同系統,臨床影像大數據(科研)平臺,醫聯體、區域醫技協同平臺等16項服務,用AI實現了醫療過程云上服務。“好的技術應該發揚和傳承,將醫學教育理念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發揮其教育輔助功能,與國內外眾多醫學專家和機構合作,為廣大醫師、技師提供學習樣本。”智庫專家劉英建議。
融合已成為新常態。對于未來發展,盈谷科技創始人黃燁東表示,公司已開展全球化布局,繼2017年正式發布醫真云英文版、法語版、西語版、阿拉伯語版等多語種服務之外,今年盈谷科技還與華為云聯合打造醫真云聯合解決方案,在云應用基礎上,量身打造適合醫院影像業務的標準化流程,幫助專家醫生為患者提供更加精準、更有價值的醫療服務,為整個醫療行業構建成熟的智慧醫療生態圈。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健康科技創新整體實力位居世界前列,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讓智能醫療支持健康中國的打造,相信在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創新驅動下,醫療健康事業會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智庫專家劉英表示。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