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孟星辰)11月3日上午,銅川市召開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十場系列新聞發布會,銅川市林業局副局長苗宏義以題為《生態脫貧: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雙贏”》就銅川市生態脫貧工作成果進行了主旨新聞發布。
如何實現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雙贏”?苗宏義介紹說,自2016年以來,銅川生態脫貧工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走綠色發展之路,把生態公益崗位脫貧、退耕還林扶貧、生態補償扶貧、林業產業扶貧等作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措施,協同增綠增收,多措并舉推動。發揮涉林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探索與貧困戶建立穩定利益聯結機制。全市生態脫貧政策措施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411戶2.5萬余人,2019年人均增收1056元,涌現出了勵志哥孫小軍、朱鹮保姆高炳瑞、愛崗敬業毛家根等一批生態脫貧增收典型,實現了生態脫貧促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的雙贏。

“銅川市生態脫貧工作成效顯著,在增量擴容,落實生態護林員政策、支持貧困戶退耕換林政策方面還是優別于其他地市。”苗宏義說,在中省下達755名指標基礎上,市區(縣)統籌財政和林業部門資金,實際選聘1557名生態護林員,管護120萬畝集體林地,逐月發放勞務補助,每人每年7200元,直接帶動1557戶5500余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占到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11.6%;堅持退耕還林計劃任務向貧困片區、貧困村傾斜,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應退盡退。2016年以來,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退耕還林2.38萬畝,占全市總量的39.1%;累計向貧困戶兌現政策補助資金 2660萬元,惠及3955戶1.32萬人,人均2015元。

同時,狠抓落實,推動林業基層單位開發扶貧崗位;精準施策,產業扶貧;應納盡納,生態效益補償扶貧規范到位;搭建平臺,參與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等多項舉措對實現“雙贏”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如:重點支持和引導貧困戶發展干雜果產業、實施提質增效,累計爭取中省項目資金2000余萬元,在三個貧困區縣栽植核桃、花椒8.4萬畝,改造低產林15.5萬畝。發展苗木花卉6.28萬畝,2019年帶動貧困戶713戶2136人,人均增收946元。發展林下經濟,有37個種養合作社帶動1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全市8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干雜果面積由2015年的3.9畝增加到2019年的5.6畝,戶均收入由2015年的1428元增加到2019年的2303元。以干雜果提質增效“五大技術”為主要內容,2016年以來舉辦有關培訓330期,覆蓋林農2.25萬人次,其中貧困人口1萬余人次。
苗宏義表示,下一步,銅川市、區縣林業主管部門將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脫貧攻堅收官不收力,繼續把生態扶貧作為林業部門的主責主業,定期研判分析,扎實安排部署,落細落實各項政策措施,鞏固成果,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既定目標任務的基礎上研究探索支持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著力構建生態扶貧長效機制,推進生態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