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咸陽市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媒體通報會召開,咸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鯤出席通報會,會議由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李永主持。
2019年,咸陽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14天,自然降塵較上年有所下降,無酸雨危害;區域內渭河干流及支流水質基本達到目標要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噪聲與上年基本持平。
會上,劉鯤就咸陽市環境空氣質量進行了通報: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2019年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14天,優良率為58.6%。其中:優39天,占10.7%;良175天,占47.9%;輕度污染81天,占22.2%;中度污染13天,占3.6%;重度32天,占8.8%;嚴重8天,占2.2%。
全市13個縣市區和高新區、文體功能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252天,同比增加20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平均23天,同比增加13天;PM10平均濃度為8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8%;PM2.5平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2%;臭氧(O3)第90百分位數平均濃度為1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3%。市區降塵均值為6.91噸/公里·月,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5.58%,低于國家標準(9噸/平方公里·月)。2019年度市區降水監測點位為一個,為市環境監測站。共獲取降水樣本35個,無酸雨樣本。與上年比較無明顯變化。

城市水環境質量
2019年,咸陽市縣級及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15個,15個水源均達標,水源達標率100%。全市8條河流19個國、省、市控河流斷面中(冶峪河棗園村斷面不參與評價),Ⅰ―Ⅲ類水質斷面14個占比為77.8%,Ⅳ―Ⅴ類水質斷面3個占比為16.7%,劣Ⅴ類水質斷面1個占比為5.5%。與2018年相比,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持平,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11.2%,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11.2%。
城市聲環境質量
市區居民文教區、居住商業混合區、工業區和交通區4個功能區共設8個監測點位,每季度監測1次,晝間、夜間分別監測32點次,檢測結果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2019年市區228個點位網格晝間噪聲范圍為49.7-68.0dB,市區區域聲環境等效聲級平均值為58.1dB,比去年下降0.5dB。按照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等級劃分為三級“一般”。市區55個路段道路晝間噪聲范圍為62.7-70.8dB,市區道路交通平均等效聲級66.5dB,比去年下降1.1dB。按照道路交通噪聲強度等級劃分為一級“好”。(記者 韓永國 6月8日下午,咸陽市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媒體通報會召開,咸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鯤出席通報會,會議由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李永主持。)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