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記者從西安市水務局獲悉:西安已實現從“多龍管水”向“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轉變,今年將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
西安是一座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260立方米,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00立方米的絕對線。為此,西安市從注重生活節水、狠抓工業節水、統籌生態節水、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發揮科研優勢等方面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提出2019年達到省級節水型城市標準,2020年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
目前,西安已將調水、供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務,全部劃歸水務部門,實現了從“多龍管水”向“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轉變;逐步建立起長效機制,激發全社會節水的內生動力,推動“要我節水”變為“我要節水”,營造全民節水氛圍。同時西安出臺了一系列節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節水監督、管理制度和體系,使節水工作的管、護、用、節高效協同、有章可循。此外,西安強化水價杠桿調節,形成了利于節水的倒逼機制。(張斌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