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農業農村局:確保“菜籃子”有效供給
寶雞市農業農村局深入陳倉區檢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御期間我市蔬菜生產情況。
在陳倉區綠豐源、惠生蔬菜園區實地查看了園區蔬菜生長情況,工作人員詳細詢問園區近期蔬菜品種、產量、價格、用工和防疫等情況。據了解,兩個園區目前主要以蒜苗、菠菜、黃瓜等蔬菜為主,長勢良好,已經于1月27日向市內佳美家超市和30多個農社對接蔬菜經銷店配送蔬菜,日供應蔬菜近70噸,基本可滿足超市和網點蔬菜銷售需求。
寶雞市農業農村局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對蔬菜生產園區和基地的指導,抓好當前在田蔬菜管理,并結合市場需求適當增加葉菜和速生蔬菜生產,以保障蔬菜均衡供應。生產中要加強質量監管,絕不能出現因市場急需而忽視質量管理。要在生產、運輸、營銷等各處環節做好防疫工作,穩定蔬菜價格,保障供應。
目前,寶雞市在田日光溫室及露地蔬菜3.4萬畝,預計產量6.7萬噸,總量基本保障。
各生產企業、合作社和園區表示,要在做好寶雞市蔬菜產銷保障的基礎上,加大外調力度,滿足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聯系電話:0917-3260216)
扶風縣:“十個一律”扎牢疫情防控“籬笆”
寶雞市扶風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向全縣黨員、干部群眾發出“十個一律”要求,以最嚴的措施不斷扎牢疫情防控“籬笆”。
一是全縣所有村莊、小區、單位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人員進出一律測溫,并出具有效證件。外來人員和車輛一律嚴控,不得進入,特殊情況由管理人員做好登記備案;二是湖北(武漢)及寶雞以外地區返扶來扶人員一律居家隔離14天(單人單間,單人用餐,外出房間時必須佩戴口罩),14天內一律不得走親訪友、不得與外人接觸、不得隱瞞病情。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鎮街安排衛生院做好醫學隔離觀察,湖北(武漢)及寶雞以外地區返扶來扶人員嚴格保持與家庭其他成員的隔離措施,家庭其他成員應做好個人防護,不得參與社會活動,家中不待客,室內勤通風,家居用品每天清潔并定期消毒。各鎮街、各部門、各單位必須落實2名管控責任人(1名村組人員、1名鎮村衛生人員);三是居民一律不串門、不集聚、不聚餐,堅決杜絕打麻將,盡量不外出,外出必須戴口罩,無口罩不出門;四是各企業(除經批準同意的企業外),在2月9日24時之前,一律不得復工。必須復工的企業,一律嚴格落實職工健康監測、每天兩次體溫測量、重點場所消毒、人人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并做好日常記錄和管控;五是機關事業單位一律要帶頭遵守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嚴格落實對本單位寶雞以外返扶人員的居家隔離措施,嚴格門禁制度,外來辦事人員必須測溫、登記,辦公期間必須佩戴口罩,定期消毒;六是居家隔離人員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一律第一時間向村、社區報告,由鎮街、部門聯系縣醫院接送到其發熱門診規范就診(聯系電話:0917—5231103)。隔離人員不得自行前往。對出現確診病例的,一律對所在小區、村組、住宅樓單元實行封閉式硬隔離;七是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場所一律關閉。農貿市場、超市、藥店等場所合理安排營業時間,定期消殺,進入人員一律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快遞、投遞、外賣實行無接觸配送;八是“紅事”一律停辦,“白事”必須從簡,并報村(社區)備案,鎮街審批監管,鎮、村(社區)干部全程參與管理。白事不聚餐,不請樂人,人數控制在50人以內,非本村人員、非直系親屬不得參加;九是全縣所有的活禽市場一律關閉,鄉村廟會、交流會、趕集等活動全部暫停;十是所有人員一律遵守國家、省、市出臺的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嚴禁散布謠言,謊報疫情。對違反有關防控規定的,依法追究責任,從重從快處罰。
扶風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將采取“群眾舉報+督查+暗訪”方式,建立問題即查快辦工作機制,嚴格實行“日督查”“日通報”制度,重點圍繞疫情防控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做到疫情防控監督“全流程、無死角、全覆蓋”。
(聯系人:趙紅玉 扶風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聯系電話:13992709526)
寶雞市商務局七條措施保障市場供應
為確保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穩定,市商務局采取七條措施,全力配合打贏疫情防控戰。
一、統籌做好防疫和市場供應,全市所有大中型超市、蔬菜批發市場正常營業,保證生活必需品供應。
支持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加大外地貨源調運,日進日銷;大中型超市加大備貨,肉菜、蛋奶、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銷售不得斷檔。
市級肉菜儲備企業補足庫存,同時加大市場采購和銷售。
四、加強與農業部門協作,主動對接生豬養殖和蔬菜種植大戶,確保市域內供應。
五、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協作,允許企業進銷價差率適當浮動,但不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
協調解決企業應急商品運輸中遇到的問題,確保物流暢通;對外地運送我市商品的車輛,提供便利服務。
加大市場監測和輿論宣傳,引導市民理性消費。公布市場保供熱線(市商務局:白天3260756;晚上3260747),受理解決企業和市民反映問題。
(聯系電話:0917-3260747)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