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西安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發布《西安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稱,2018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1000.37萬人,比上年末凈增加38.70萬人,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986.87萬人,西安正式邁入人口千萬時代。
過去一年里,引進優秀人才最成功的城市當屬西安。西安不僅全面取消了本科生落戶的年齡限制,而且將觸角伸到全國所有大學。只要是全國大學在校生,無論在不在西安讀書、居住及工作,均可落戶西安。一系落戶的措施無論是對于戶籍制度,還是樓市限購,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降低落戶門檻的行為在每個城市都有新招,而且對于城市而言,降低落戶門檻只有短期效應,未來,除了北上廣深等個別超大大城市,大多數城市都會放寬落戶門檻,部分二三線城市則會直接取消落戶限制。
01
從長期效應看,落戶搶人的價值會大打折扣,你能招攬人才,我也能招攬人才。而對于人才來說,落在哪一個城市都是落,主要的還是看城市有沒有吸引力。落戶拼的不再是戶籍,而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構成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維度有很多,宜居宜業是對人才最起碼的尊重。宜居是一個泛化概念,具體到城市發展,主要有教育、醫療、商圈、環境、醫療等多個維度,根據城事傳媒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35城活力指數》顯示,西安的宜居指數排在全國11位。

該宜居指數宜居指數下設“商圈、餐飲、教育、醫療、環境”5項二級指標,各指標下又設有2至6項不等的三級指標,宜居指數綜合評分即由兩級指標經過領先的權重設計和精密的加權計算,層層計算得出。西安的宜居指數排在35城第11名,其中教育方面的評分明顯高于杭州、成都、深圳、太原等城市,這主要得益于西安市密集的高校資源以及龐大的小學、中學和高校在讀人數。
西安市當下的教育矛盾主要集中在優質的教育資源短缺與社會需求龐大之間。在基本學位有了保障的前提下,優質的教育資源分配問題成為當下西安市教育的最為詬病的地方,雖然當局者采取了搖號上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部分家長們對于子女教育的資源需求,但在很大程度上,優質的教育資源仍處于病態式壟斷中。要提高城市吸引力,解決吸引人才子女教育問題是一個關鍵。與其搖號上學,不如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資,多建立具有優質教學資源的學校,打擊教育亂象,仿佛更合乎城市的發展模式。
02
醫療、環境成為短板

同時,據城事傳媒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西安市宜居指數的短板主要在醫療和環境方面。通過研究西安、成都、南京、鄭州四市發布的2018年統計年鑒發現,南京城市醫院對應人口數最低,91。其次是成都和杭州,分別為127和135。而在西安,此項數據有點高,平均166個人共同擁有一張醫院床位,醫療資源緊張程度可見一斑。如今西安市常住人口已經突破了千萬,如果醫院數目沒有相應增加,那么一張床位對應的人數將更多,醫療資源緊張程度加深,城市人就醫困難、看病難的現象也將加劇出現,城市人口幸福度會大打折扣。

環境一直都是西安市的硬傷,據國家生態環保部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西安市空氣質量排在全國169個城市中倒數位置。據了解,2018年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以上的天數為188天,達標天數占總天數的51.5%。2018年成都市達到二級以上天數為251天,相對比之下,西安市的空氣質量亟需改善。這一年來,西安市也通過多重手段來鐵腕治霾,提高空氣質量。從冬季限行到全年限行,從節污減排到轉移高排放產業,西安市的空氣質量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2017年西安市污染天數有185天,2018年這一數字被縮小到177天。
空氣質量不僅關乎著每個人的生命健康,也與營商環境的打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畢竟沒有企業愿意為員工多支付一筆因為環境惡劣而造成身體不適的治療費用。所以,要提高城市吸引力,挽留人才,提高宜居指數,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發力點。
03
除了宜居宜業等硬性條件之外,博物館數量、展會數量等人文指數也是構成一個城市軟實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事傳媒研究院發布的《2018城市城活力指數》顯示,西安市在人文指數方面綜合分數54.38排在全國35城市第十位。

(△圖說:2018中國35城人文指數排行)
從數據排行中可知,西安市在人文指數的四項指標中,博物館一項分數較高,體育賽事舉辦次數和質量相對較低。憑借千年文化古都,西安市擁有著豐富的文物資源,這也致使西安市擁有全國第二多的文物遺跡博物館。博物館承載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具有承前啟后的社會意義、參考學習的教育性、益智益民的公益性等多種綜合性質。同時對于吸納的外地優秀人口而言,博物館也是見證一個城市發展歷程的重要媒介,通過參觀學習,可以了解城市的發展動態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西安在博物館的數量和質量方面評分都較高,拔高了人文指數綜合值。

(△圖說:西安全運會奧體中心模擬建成圖)
陜西一直都不是體育大省,西安更不是體育強市。這一點從2018年西安市舉辦的各類體育賽事數量和質量上可見分曉。與南京、杭州、武漢都相差甚遠。雖然體育賽事的評分值為40,但該數值只是一個固定值,反應不出來動態變化。2018年可以說是西安市體育盛世崛起的一年,陜西足球沖甲成功,圣朱雀的呼喊響徹天空。同時,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在西安舉行,這是全運會首次在西部舉行,也是西安舉辦的最大規模全國性賽事全運會。除此之外,西安還被列為2023年亞洲杯備選城市。這些榮譽無不顯示西安的體育精神正在一步步蘇醒,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這座城也將會變成體育強市。
前不久,石家莊在搶人大戰上就先發制人,實行零門檻搶人。而西安也在3月份推出了全國大學在校生,無論在不在西安讀書、居住及工作,均可落戶西安的政策。如此瘋狂搶人,更讓人覺得有為樓市松綁的嫌疑。但無論請記住一個規律,越是急于松綁的城市,樓市可能越存在問題;戶籍門檻越是毫無限制,那么城市吸引力可能并不高。
北上廣深,歷來都是大門緊鎖,限購限貸全國最嚴,這從未擋住人口的蜂擁而入,樓市依舊堅挺如初,這就是例證。所以無論搶人背后的目的是啥,提高城市吸引力才是最關鍵的,否則,人搶來了也得走。
注:更多數據業務咨詢,添加巷議君個人微信。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